100年第1學期-2716 社會:職人文化、知識與漫畫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與課堂討論 30
期中報告 40
期末分組報告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83 人選讀,尚餘名額-1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仲偉

教育目標

一、認識知識之多元性、知識與社會的互動:知識是存在於社會生活中各個面向,是一種「連結」的力量。 二、跨文化的感受性:以職人文化為中心,配合日本文明史、大眾文化演變之發展,開拓跨文化之視野。 三、提升閱讀詮釋之素養:經由課程安排之各類知識漫畫作品,經由漫畫作為「故事」,而體驗存於漫畫之中的趣味性、觸動情感之處以及知識性。 四、對當代文化產業運作模式的理解:面對現今全球化、文化產業全球在地化之衝擊。

課程概述

通識課程不同於專業課程,實乃著重引導學生主動關懷、探索與實踐人類的終極價值與智慧;同時通識課程所提供的知識,不是專業課程的淺薄化,而是具有厚實感的基礎知識。本校根據創校傳統、校訓與辦學理念訂定通識教育定四大基本素養:求真素養、篤信素養、力行素養與宏通素養,以具體落實本校通識教育之理想。希望本校學生能發揮自主學習精神,在通識課程老師的引導下,逐漸培養其通識教育基本素養,並期待能終身學習。各種基本素養並訂有具體的學習成效指標,以做教學與學習成效之自我檢證的具體指標,分述如下:求真素養(自然領域):1.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探索物理與生命世界的微妙,2.發揮就事論事的精神,3.能參與科學議題相關的公共事務。篤信素養(人文領域):1.學習人文精神以探索內在自我與領會人類文明的深層價值,2.發展自律精神,3.能運用理性進行道德推理。力行素養(社會領域):1.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激發學生的傾聽與溝通能力,2.承認與尊重多元差,3.實踐民主審議的精神。宏通素養(跨領域):1.追求人類的整體價值,2.融通求真、篤信、力行等素養於個人生命之中。各領域的課程對於學習成效指標可以跨選,不必拘泥。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陳仲偉 2006 《台灣漫畫文化史-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台灣漫畫的興衰》,台北:杜葳文化。
陳仲偉 2009 《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迷的文化(第二版)》,台北:唐山。
陳仲偉 2010 《動畫講堂-日本動畫的詮釋、歷史與製作》,台北:杜葳文化。
傻呼嚕同盟 2001 《動漫2000》,台北:藍鯨。傻呼嚕同盟 2001 《動漫2001》,台北:藍鯨。

日文部分(依五十音排列)
Pon, Philippe 1992 《江戸から東京へ--町人文化と庶民文化》,神谷幹夫訳。東京:筑摩書房。
朝日新聞社編集部 1997 《コミック学のみかた》,東京:朝日新聞社。
網野善彦 1980 《日本中世の民眾像-平民と職人-》,東京:岩波書店。
エス・ビー・ビー編集部編 2001 《「職人」伝えたい日本の”魂”》,東京:三交社。
乾宏巳 1996 《江戸職人都市民眾史志向》,東京:吉川弘文館。
奧野卓司 2007 《ジャパンクールと江戸文化》,東京:岩波書店。
呉智英 1997 《現代マンガの全体像》,東京:双葉社。
小山昌宏 2004 《ポップカルチャーは世界を救うか マンガ•アニメのキャラクター化と商品價值》,東京:蒼天社。
清水勲 1999 《図說 漫画の歴史》,東京:河出書房新社。
杉山知之 2006 《クール・ジャパン 世界が買いたがる日本》,東京:翔伝社。
高尾一彥 2006 《近世の庶民文化》,東京:岩波書店。竹内オサム 1995 《戦後マンガ50年史》,東京:筑摩書房。
中野晴行 2004 《マンガ產業論》,東京:筑摩書房。
夏目房之介、竹内オサム編著 2009 《マンガ学入門》,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職人文化、知識與漫畫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