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第1學期-8602 人文:文化素養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到課率 30 採簽到制;曠課每次扣2分,曠課次數達4次者該項配分以0分計。請假、遲到者每次扣1分
隨堂測驗 30 不定時實施, 至少兩次;每次15%,錯失者不予補考
期中考 20 選擇交報告者不必參加
期末考 20 選擇交報告者不必參加
學期報告 40 參加期中、期末考同學不須交報告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30人,已有129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黃書林

教育目標

1. 教學目標:文化是人類在求生存的過程中所創出來的,本來是為適應自然、創造生活所作的種種人為的體現。但是文化旦出現之後反而回頭影響及拘束人類的行為及未來;文化的成就使得人類脫離了一般動物的習性而與其大異其趣。文化的發明、創造、使用與傳承更使人類成為萬物之靈,進而主宰並決定世界及其他物種的前途。 本課程即是提醒學生人類對世界重大的責任;再者幫助學生了解文化体系的結構與運作,對其中種種的現象及問題深入的了解以之作為觀察、知悉現今台灣社會的文化特質從而反思是否合於社會一份子的必要條件與資格;幫助學生養成現代社會公民的素質

課程概述

文化是人類在求生存的過程中所創造出來的.本來是為適應自然,創造生活 而所為種種人為的體現. 但是文化一旦出現之後反而影響及拘束人類的行 為及人類的未來. 文化的出現使得人類脫離了一般動物的習性而與之大異 其趣. 文化的發明,創造,使用與傳承更使得人類成為萬物之靈,進而主宰 並決定世界其他物種的命運. 本課程即是提醒學生們,人類對世界的重大責 任. 再者幫助學生觀察了解現今台灣社會文化的特質,其中種種的現象值得 反省及深入了解,有助學生養成具有現代社會公民的素質.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Conrad Phillip Korrak,「Anthropology---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Diversity」Eleventh edi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McGraw- Hill Companies, Inc., New York 2006
2. Michael C. Howard,「Contemporary Cultural Anthropology」(「文化人類學」)/李茂興、藍美華譯
--初版.—臺北市:弘智文化, 1997「民86」
3. Pertti J. Pelto,「Anthropological Research—The Structure of Inquiry」;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台北市:中央圖書, 1970「民60」
4. 李亦園,「文化與修養;台北市:幼獅, 民85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人文:文化素養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