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第2學期-1612 社會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中考試 25
期末考試 25
讀書心得與時事分析 15
分組口頭報告 25
上課參與度 1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5人,已有67 人選讀,尚餘名額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戴春涵

教育目標

社會是一片複雜的風景,社會學則是一門複雜的學科。 它探索人與人、人與事、事與事等各種排列組合交織而成的關係,試圖在經緯萬端、各自殊異的情況中,找到清晰準確的理解方式。最初這門學科飄洋過海來到華文知識界時,嚴復先生將它譯為群學──關於人類群體生活的學問,相當生動地傳達其核心精神。 然而,要理解一個人就夠難的了…..想想你/妳身邊難搞的親友或愛人…..遑論要理解一堆人組成的集體,以及所衍生的各種事物,想必讓人暈頭轉向吧? 別擔心,複雜歸複雜,這也說明社會學是門活潑生動的學科,緊緊貼近人們生活歷程的各個環節。既然蔡依林能用歌聲讓我們聽見台灣的心跳聲,那這門課的目的便是讓各位聽見社會的心跳聲!......有沒有那麼神? 準備好了嗎?本課程的進行方式,除了指定教材的閱讀、教師的講授與同學的討論之外,還包含對社會事件的觀察與分析。透過這些方式希望讓同學在整學期的課程參與之後,對於社會學的視角、思考方式與分析能力都有更好的掌握。也希望把社會學的觀點與想像教給各位。要做到這點,首先要有勇於懷疑的精神,去質疑那些我們已經習慣,且視之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就像福爾摩斯一樣,不放過任何細微的蛛絲馬跡。 當然,社會學並非萬能,社會學家(老師)也不是什麼都懂,甚至也常常搞錯狀況。因此,社會學並不能保證提供你/妳真理或真相。但培養上述的思考能力和視野,卻能讓各位多擁有一項工具,在往後的人生中協助你/妳面對問題、尋找答案並解決疑惑。 現在,請暫時拋棄至今所累積的各種知識與觀念,帶著旺盛的好奇心與敏銳的知覺,我們的社會學之旅要出發了!

課程概述

社會學是認識世界的識框,藉由社會學基本概念的啟發與社會學的想像,我們可以進 而理解架構社會的基礎、方式,與社會結構、社會組成、人群互動、歷史變遷、及存 世經驗等。社會學的基本學科精神是批判且反身自省的,因此,本課程企圖藉由介紹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以引發社會學知識興趣及視野為主。本課程重視課堂討論與習作 實踐,盼能使修課同學能透過習作的實做及思考,一方面發現社會的多面向,同時省 思社會是否僅有唯一標準之外;另一方面也期望能夠藉由此一基礎課程,引發及訓練 來自於不同學科間的課程參與者,能將社會學的想像實踐在未來不同的性向生涯中, 並能將社會學思考的面向重新帶入實作場域。 本課程安排主要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著重於社會學基本概念的引介,以及重要的 社會學研究取向與發問方式;第二部分著重於社會學和台灣社會間的關係,特別是經 濟社會學的核心關懷、分析方法、及議題視野。貫穿全課程都會特別注重有關社會不 平等之議題。期待同學在修畢這門課程之後,在往後進行經濟學相關工作與分析時, 能將社會學的思考面向重新帶入。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週別 主題與教材
2/22 課程說明
2/29 ※個人生命、集體記憶與社會變遷
(1)蔣勳,2009,〈台灣要把曖昧性擴大為豐富性〉。頁74-105,《台灣,請聽我說:壓抑的、裂變的、再生的60年》。台北:天下文化。
(2)陳芳明,2008,〈寬容比愛強悍〉。頁74-88,《昨夜雪深幾許》。台北:印刻。
3/7 ※社會的構成:親疏、遠近、關係
費孝通,1991,〈差序格局〉。頁25-33;〈血緣和地緣〉。頁76-83,《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
3/14 ※社會的構成:我們/他們、圈內/圈外
Zygmunt Bauman,朱道凱譯,2006,〈我們與他們〉。頁43-60;〈陌生人〉。頁61-80。《社會學動動腦》。台北:群學。
3/21 ※社會關係的轉變:婚姻、家庭與親密感
林津如,2010,〈追尋與徘徊:百年台灣家庭與親密關係之變遷〉。頁283-312,《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3/28 ※社會關係的轉變: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
李丁讚,2010,〈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頁313-356,《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4/4 放假一次
4/11 ※文化與社會:性別、階級與社運
何明修,2006,〈台灣工會運動中的男子氣概〉。頁65-108,《台灣社會學刊》。台北:台灣社會學會。
4/18 期中考(繳交各組期末報告的主題、大綱、關鍵字)
4/25 影片欣賞: 我的名字是喬 (My name is Joe) (暫定)
5/2 ※文化與社會:身體/裸露、禁忌/廉恥
Jean Claude Bologne,劉恆永、侯智榮譯,〈裸露與廉恥〉。頁5-18;〈袒胸露臂的革命〉。頁49-84。《法式裸露》。台北:遠流。
5/9 ※政治與社會:國家與民族
Zygmunt Bauman,朱道凱譯,2006,〈權力與選擇〉。頁121-141;〈國家與民族〉。頁183-202。《社會學動動腦》。台北:群學。
5/16 ※政治與社會:權力體系
王振寰,2009,〈權力與政治體系〉。頁317-338,《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5/23 ※經濟與社會:生產v.s交換、市場v.s資本
蔡明璋,2009,〈經濟與工作〉。頁289-316,《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5/30 ※經濟與社會:17世紀開始的故事
Timothy Brook,黃中憲譯,2009,〈秤量白銀〉。頁181-218,《維梅爾的帽子》。台北:遠流。
6/6 ※經濟與社會:理性選擇/合作共生
潘美玲,2011,〈流離的道德經濟:流亡印度的藏人毛衣市場與協會〉。頁1-55,《台灣社會學刊》46期。台北:台灣社會學會。
6/13 分組報告:社會學觀察筆記、深度報導、專題研究
6/20 期末考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