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第1學期-1660 西洋外交史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中考 40
期末考 40
課堂參與與表現 2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74 人選讀,尚餘名額-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許湘濤

教育目標

(一) 國際關係史的脈絡、變化與意義。 (二) 外交活動的重要事件與其意義。 (三) 瞭解外交工作的意義、機構與方式。

課程概述

本課程內容講述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以迄於二次大戰後,歐洲各國及美國之對外關係,並由各國政治及經濟之發展,以及著名政治人物之影響,進而剖析形成外交政策之因素。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一) 指定參考書
王增才,1989,《西洋現代史》,臺北:臺灣東華出版社。
蔡東杰,2006,《西洋外交史》,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張麟徵,2002。《近代國際關係史》,台北:揚智出版社。

(二) 延伸讀物
Nye, Joseph and David Welch. 2012. Understanding Glob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 New York: Pearson, 9th.
Nye, Joseph. 2004.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 New York: Longman press.(有中譯本)
Kennedy, Paul. 1989.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New York: Random House press.(有中譯本)
Ikenberry, G. John. 2000. After Victory: Institutions, Strategic Restraint, and the Rebuilding of Order After Major War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有中譯本)
張亞中,2008。《小國崛起:歷史轉捩點上的關鍵抉擇》,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西洋外交史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