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第1學期-1794 社會研究方法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中考 20
期末考 20
平常作業與小考 20
參與狀況 15 上課與實習出席狀況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80人,已有74 人選讀,尚餘名額6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蔡瑞明

教育目標

教學目標: 「社會研究方法」課程的目標是介紹與討論社會學研究方法的主要概念與過程,提供學生對量化與質化研究有基本的瞭解與實做的能力。研究方法是一套研究的工具,經由實際的操作,最容易學得如何使用研究方法。因此,本課程將提供學生一個進行社會學實證性研究的機會,透過分組合作的一個小型研究計畫的實習,學得完整的經驗研究方法的程序。本課程是社會學專業訓練的主要課程之一;本課程的學習也有助於提昇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提出解答的能力。 這是一門必修課,也是一門重要的課程。本課程規定修課的學生必須按時上課,參與課堂的討論,參加實習的討論,準時繳交作業,考試成績合乎要求。每位學生皆應積極參與小型研究計畫,而且都應盡其本分,否則將遭到扣分。分組成績有一部份將由小組的成員自評;實習成績將由助教來評估。 本課程的評分主要依據考試成績與期末報告:期中考(20%),期末考(20%),平常作業與小考(20%),參與狀況(上課與實習出席狀況) 15%,期末報告〈研究計畫書〉25%。期末報告包含口頭報告、書面報告。特別注意:點名三次未到(未正式請假),扣考期末考試;四次未到,重修。 為了執行研究計畫,學生需要分組,8-10人一組,每組推舉一位組長來與老師、助教聯絡。每週與助教進行的分組討論,各組須做討論內容的主題筆記,老師會定期檢查各組的筆記本。請各組申請一個共用的Dropbox來儲存收集的資料,每次討論時,可以即時使用。 上課時,請勿使用手機或電腦,除非是用來做筆記;請不要將早餐帶到課堂,若因時間來不及,用餐時,請勿影響到上課的環境。沒有事先預告的小考通常在上課的開始進行,請勿遲到,以免錯過考試。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指定與參考書本:前面四本為指定書籍,後面為參考書籍。最主要的課本第一本,上課時,請攜帶課本到教室。課程中,還會有一些額外的教材。
1. Babbie, Earl. (12th edition),2010,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劉鶴群等譯,2010。台北:商聖智學習 (Cengage Learning)。經銷:雙葉。
2. Alford, Robert R, 1998, The Craft of Inquiry: Theories, Methods, Evidence. 《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研究問題》。王志弘譯,2011。台北:群學。
3.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小畢空間。
4. Booth, Wayne C., Gregory G. Colomb, and Joseph M. Williams, 2003, The Craft of Research. 《研究的藝術》。陳美霞、徐畢卿、許甘霖譯,2009。台北:巨流圖書
5. Neuman, W. Lawrence. 2003. (Fifth Edition).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Allyn and Bacon.(王佳煌、潘中道譯),2003,《當代社會學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文化。
6. 瞿海源主編,2007,《調查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研究方法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