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第1學期-2733 社會:正向心理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學期報告 30 將練習成果撰寫成學期報告
期中考 30 理論概念的學習
期末考 40 理論概念的學習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27人,已有112 人選讀,尚餘名額1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張文雄

教育目標

生活在21世紀的人類,受到科學、技術的高度開發之賜生活方便、省時、省力、舒適;但也使地球暖化、氣候異常、形成貧富差距加大的M型社會,讓一般普羅大眾感受到“高度發展的矛盾”(The paradox of progress)。全世界富裕國家,如美國與日本人民的幸福感反而比不丹的貧窮國家更低。於是主張人類潛能發展即可得到“頂尖經驗”(peak experience) 幸福感的人本論(Humanism),從1950年代創立以來,再重新受到重視,蛻變成“正向心理學”風行全世界,成為21世紀顯學。同樣,東海大學也創立於1950年代,似乎受到人本論影響,可看出創校先賢制訂“求真、篤信、力行”校訓,盼望青年學子,勤勉向學,發現“真實我”,堅定自信,實踐於生活中,終能發揮潛能,自我實現,貢獻社會,成為利人又利己的快樂東海人。

課程概述

通識課程不同於專業課程,實乃著重引導學生主動關懷、探索與實踐人類的終極價值與智慧;同時通識課程所提供的知識,不是專業課程的淺薄化,而是具有厚實感的基礎知識。本校根據創校傳統、校訓與辦學理念訂定通識教育定四大基本素養:求真素養、篤信素養、力行素養與宏通素養,以具體落實本校通識教育之理想。希望本校學生能發揮自主學習精神,在通識課程老師的引導下,逐漸培養其通識教育基本素養,並期待能終身學習。各種基本素養並訂有具體的學習成效指標,以做教學與學習成效之自我檢證的具體指標,分述如下:求真素養(自然領域):1.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探索物理與生命世界的微妙,2.發揮就事論事的精神,3.能參與科學議題相關的公共事務。篤信素養(人文領域):1.學習人文精神以探索內在自我與領會人類文明的深層價值,2.發展自律精神,3.能運用理性進行道德推理。力行素養(社會領域):1.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激發學生的傾聽與溝通能力,2.承認與尊重多元差,3.實踐民主審議的精神。宏通素養(跨領域):1.追求人類的整體價值,2.融通求真、篤信、力行等素養於個人生命之中。各領域的課程對於學習成效指標可以跨選,不必拘泥。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更快樂〈Happier by Tel Ben Shahar〉譚家瑜譯 天下雜誌出版2012年1月第二版
2.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 by Martin Seligman〉洪蘭譯 遠流出版公司 2009年12月第二版
3.學習樂觀,樂觀學習〈Learned Optimism by Martin Seligman〉洪蘭譯 遠流出版公司 2009年12月第二版
4.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應用〈Psychology Appied to Modern Life by Wayne Weiten etc.〉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6年9月初版
5.社會心理學概論〈The Social Animal by Elliot Aronson〉危芷芬譯 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2011年8月初版
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 by R.J.Sternberg〉李王琇、蔣文祁譯 2010年3月初版 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正向心理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