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第1學期-5061 哈伯瑪斯專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參與、討論及論文導言 40
每週文本研讀整理 45
學期讀書心得 15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6 人選讀,尚餘名額6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鄭志成

教育目標

壹、課程旨趣 本課程的最初構想在於探究Habermas的學說旨趣,試圖藉由一門課程系統且條理地鋪陳Habermas的理論構想。但是隨著時日消逝,對於課程的內容愈來愈無法定調。相較於著作可以相互媲美,知識創意亦可相提並論的Luhmann以及Foucault,要「一以貫之」地掌握與理解Habermas所涉及的各個面向的知識領域,遠遠困難於Luhmann與Foucault。在此並非輕薄Luhmann與Foucault較為單純易懂,而是Habermas的知識理路與論述邏輯不僅繼受與激擾源頭繁複博雜,其經歷也因著所處世局而諸多曲折與轉向。攤開Habermas的著作史,我們可以看到出身於德國觀念論的知識訓練,並緊附著批判理論的馬克思主義傳統,隨後又廣泛攝取德國知識界慣有處境的歷史主義與詮釋學之養分,並兼顧與分析哲學的語言學、實證主義、實用主義之英美學界所擅長的探究路徑對話,亦旁及心理學領域中關於J. Piaget、L. Kohlberg的道德發展階段以及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如是的提要,尚未註記Habermas對於思想史與社會史的興趣彰顯在對於公共領域的源始與轉型,乃至於當代後續發展的考察;以及對於現代性中合理性之僵化與正當性之危機的警醒批判。Habermas的活躍還可以由其積極地與同時代各方學者的挑戰、論辯、對話中獲得「余豈好辯哉」的印象。例如早期與Th. W. Adorno聯手對抗K. R. Popper及H. Albert師徒的實證主義論戰,繼而分別與H.-G. Gadamer的方法論爭議、與K.-O. Apel的論述倫理學爭議、與M. Foucault的現代性爭議、與D. Henrich的形上學爭議、與E. Nolte的歷史學家爭議、與N. Luhmann的社會理論、與J. Rawls的自由與民主爭議,以及與P. Sloterdijk的基因技術爭議、與J. Derrida關於後現代、歐洲共同體的對話,都讓人目不暇給、思緒激盪。更不容忽視的是Habermas兼具公共知識分子的使命,對於所處時勢的人道關懷以及入世實踐。從早年對於六八學生運動以及高等教育的關注,到晚近對於兩德統一、歐盟改革與歐洲共同體的未來之關切,都展現一個心懷強烈使命感的公共知識分子之風範。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依各週提供教材。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哈伯瑪斯專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