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第2學期-1821 社會現象與現象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程參與 20
期中作業 40
期末報告 4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60 人選讀,尚餘名額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曹敏吉

教育目標

相對於聖嬰現象一類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是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它即可以是與人類集體有關的活動,也可以泛指人們所感知到的一切外在事物。這門課所要談的社會現象,既是前者,也是後者,但把所要討論的主題縮小在與群眾現象有關的時事範圍內。時事不見得是社會現象,但經由事件本身的發酵,或是媒體的一再報導,卻可能成為時間或長或短的風潮,甚至風暴。以自然現象來比喻的話,這門課所要談的不是風,而是龍捲風、颱風,除了探究它形成的因素,還描述其行經的路徑,掃過的痕跡。 我們將以二或三周為一個單元,討論五個主題,分別是:「羅倫佐的油」台灣版(媒體現象、道德現象)、恐龍法官(司法現象、政治現象)、初音未來(藝術現象、消費現象)、林書豪旋風(文化現象、族群現象)、小林村(環境現象、經濟現象)。討論這些社會事件,不是要追究事件的「真相」,而是透過事件解析它所反映的社會現象,進而理解社會,認識自己。 如果把現象學當成是一門用來處理現象的方法之學(當然現象學絕不只是作為方法而已),它似乎較少被應用在我們所要談論的社會現象。這門課引進現象學作為探討社會現象的嘗試,與其說是要介紹現象學方法,不如說是提供一種看待事物的態度,讓同學經由對現象學的初步認識,學習以更寬廣的視角關心周遭的世界,避免人云亦云,並對「理所當然」的「事實」提出質疑。 社會現象主題討論所採用的必讀文本為《現象學十四講》,這本現象學的入門書,不以個別現象學家作為討論對象,而是直接闡述現象學的核心議題、基本概念,並以日常生活為例,讓不具備現象學專業背景的人,也可以根據作者的引導,學習以現象學所提供的方式思考問題。對這本書特定章節有興趣進一步研究的同學,可以選讀現象學家寫的一手文獻,參考教材所列的這類文章雖然大多不長,但都有相當難度,請同學量力而為;選文多來自《面對實事本身:現象學經典文選》,或可減少同學在找尋書籍上的麻煩。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Berger, Peter.(1963) Invitation to Sociology: a Humanistic Perspective,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中譯本:1.彼得.柏格著,黃樹仁、劉雅雲合譯。(1982)。《社會學導引─人文取向的透視》。台北:巨流。2.彼得.伯格著,何道寬譯。(2008)。《與社會學同遊─人文主義的視角》。北京大學。第一、二章。
Moran, Dermot. (2000)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中譯本:德穆•莫倫著,蔡錚雲譯。(2005)。《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導論。
Sokolowski, Robert. (2000)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中譯本:羅伯•索科羅斯基,李維倫譯。(2004)。《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第一至十一講。

參考教材
A.現象學
Ferguson, Harvie. (2006) Phenomenological Sociology: Insight and Experience in Modern Society. London: Sage。中譯本:哈維.弗格森著,劉聰慧、郭之天、張琦譯。(2010)。《現象學社會學》。北京大學。
Heidegger, Martin. (1954) Vorträge und Aufsätze。中譯本:馬丁.海德格著,孫周興譯。(2005)。《演講與論文集》。北京:三聯。
Husserl, Edmund. (1973) Cartesian Medit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Dorion Cairns trans.,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中譯本:胡塞爾著,張憲譯。(2008)。《笛卡爾沉思與巴黎講演》。北京:人民。
--胡塞爾著,黑爾德編,倪梁康譯。(2005)。《現象學方法》。上海譯文。
--胡塞爾著,黑爾德編,倪梁康、張廷國譯。(2005)。《生活世界現象學》。上海譯文。
Schutz, Alfred.(1973) Collected Papers Vol. I: The Problem of Social Reality. The Hague : M. Nijhoff。中譯本:舒茲著,盧嵐蘭譯(1992)。《舒茲論文集(第一冊)》。台北:桂冠。
倪梁康著。(2007)。《胡塞爾現象學概念通釋》。北京:三聯書店。
倪梁康主編。(2000)。《面對實事本身:現象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
蔡錦昌著。(2004)。〈何謂「社會現象」?〉,《東吳社會學報》第十七期,頁131-154。

B.其他
Appadurai, Arjun. (1998)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中譯本:阿君.阿帕度萊著,鄭義愷譯。(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台北:群學。
Baudrillard, Jean. (1981)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中譯本:布希亞著,洪凌譯,(1998),《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
Bourdieu, Pierre. (1996) Sur la télévision. 中譯本:布赫迪厄著,林志明譯。2002。《布赫迪厄論電視》
Goffman, Erving. (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中譯本:高夫曼著,曾凡慈譯。(2011)。《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台北:群學。
Harvey, David.(2005) Spaces of Neoliberaliz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中譯本:大衛.哈維著,王志弘譯。(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台北:群學。
Roland Barthes. (1972) Mythologies. New York: The Noonday press.。中譯本:羅蘭巴特著,許薔薔、許綺玲譯。(1997)。《神話學》。台北:桂冠。
S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現象與現象學 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