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第2學期-2786 通識:文化與現代社會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討論、指定讀本報告、critical memo的繳交 10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35人,已有29 人選讀,尚餘名額6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林峰燦

教育目標

文化,如宗教或道德,長久以來常被視為不具有特定體系或形構的社會現象。正因如此,於現代社會中,文化現象乃與階級、地位、經濟,甚至社會組織,有著無可區隔的關係。某一種經濟或社會決定論的說法,也於是成了過往研究中不可說的秘密。然而,於1980年代之後,特殊的時代、歷史變革使得舊有的社會體制面臨瓦解,幹根深蒂固的分析框架也從而經歷無法繼續的困境。階級、地位與經濟資本等概念,逐漸地消失於文化分析的研究之中。於此,文化似乎有一個重獲新生的可能。只是,這種新生的契機,卻揭露出兩個以往常為人們忽視的問題: 一是,文化概念即使有漫長的歷史根源,其歷經的社會變革也相當繁瑣,但今日所我們經常使用、論述的文化概念,卻可能不如想像的漫長,其所涉入的社會、歷史背景雖屬繁瑣、複雜,但這是相關的脈絡卻可能不涉及原有預定的理路。可以說,應對俗民的文化形式以及界定俗民的文化形式,才是現代社會中文化問題的真正起源。於是,順應著俗民文化的轉變以及大眾化的文化實作,文化的研究乃出現於現代的學院。 其次,於漫長的西方歷史之中(甚至非西方的歷史),權力、金錢與文化三者一直都依著甚為緊密的方式,進行扣連。文化本身的理性化與體系化,更是早於權力與金錢等社會現象。所以,當我們嘗試重新檢視文化現象所具有的特殊邏輯,後於階級與階層的分析方式似乎無法真確地引導著我們窺見文化的秘密。如何進行文化的研究,或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除卻上述兩個常為人們忽視的問題,當我們更加仔細考察文化現象所歷經的歷史、社會變革之時,可以發現,文化概念或文化現象之於人類本能之慾望/基本處境,似乎常呈現出一種必然且辯證之關係(無論這種必然且辯證之關係,是以規範或昇華的過程,定位之)。也就是說,引導人們渡過生死愛惡欲所引致的總總苦痛與愉悅經驗,可能是文化現象的真正精神所在。因此,文化的作用/效果總是被歸類成具有教化、社會化、精緻化的社會活動。只是,上述這種看法是否已過度地簡化、窄化文化現象所能呈現的複雜度與鬥爭屬性? 著眼於上述,本課程依著三個主題,簡介文化概念與現代社會之間的關係:一、於應對通俗文化的歷史轉變過程之中,文化現象如何被概念化?二、如果文化現象具有相對自主且特殊之運作邏輯,那麼何謂文化現象所相應的承載者、技藝與場域究竟指涉何物。三、當日常生活成為文化現象所立基的社會場景,日常生活之中的瑣碎事物如何揭露出文化操作、文化競爭的若干跡証?

課程概述

通識課程不同於專業課程,實乃著重引導學生主動關懷、探索與實踐人類的終極價值與智慧;同時通識課程所提供的知識,不是專業課程的淺薄化,而是具有厚實感的基礎知識。本校根據創校傳統、校訓與辦學理念訂定通識教育定四大基本素養:求真素養、篤信素養、力行素養與宏通素養,以具體落實本校通識教育之理想。希望本校學生能發揮自主學習精神,在通識課程老師的引導下,逐漸培養其通識教育基本素養,並期待能終身學習。各種基本素養並訂有具體的學習成效指標,以做教學與學習成效之自我檢證的具體指標,分述如下:求真素養(自然領域):1.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探索物理與生命世界的微妙,2.發揮就事論事的精神,3.能參與科學議題相關的公共事務。篤信素養(人文領域):1.學習人文精神以探索內在自我與領會人類文明的深層價值,2.發展自律精神,3.能運用理性進行道德推理。力行素養(社會領域):1.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激發學生的傾聽與溝通能力,2.承認與尊重多元差,3.實踐民主審議的精神。宏通素養(跨領域):1.追求人類的整體價值,2.融通求真、篤信、力行等素養於個人生命之中。各領域的課程對於學習成效指標可以跨選,不必拘泥。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Rancière, Jacques (1989) The Nights of Labor: The Workers’ Dream in Nineteenth-Century France, Philadelphia,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Hell, Victor. (1988). 文化概念. 康新文, 曉文譯. 上海人民。
Arnold, Matthew. (1867/2002)文化與無政府狀態. 韓敏中譯. 北京:三聯書店。
Tylor, Edward Burnett.(1871/2004)原始文化.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Marx, Karl. (1845)德意志意識型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Durkheim, Emile. and Marcel Mauss (1903/2005) 原始分類.上海人民出版社。
Freud, Sigmund. (1929/2003) 文明及其不滿.收錄於一種幻想的未來及文明及其不滿.河北教育出版社。
Eliot, T. S.(1994) 傳統與個人才能;批評的功能。選自艾略特文學論文集。
Lukacs (1923)歷史與階級意識.商務出版社。
Gramsci (1929-1935)獄中雜記.人民出版社。
Benjamin, Walter. (1936/2001)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國城市出版社。
Adorno, Theodor. and Max Horkheimer. (1944/2006) 啟蒙辯證法 上海人民出版社。
Williams, Raymond. (1958/1991)文化與社會 1780-1950.北京大學出版社。
Thompson, E. P. (2002) 共有的習慣. 上海人民出版社。
Hebdige, Dick. (1979/2009). 亞文化 風格的意義. 北京大學出版社。
Lamont, Michele(編)比較文化社會學的再思考. 中華書局。
Elias, Norbert.臨終者的孤寂. 群學出版社。
Bourdieu, Pierre. (2001) 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中央編譯出版社。
Bauman, Z. (2001) 立法者與闡釋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通識:文化與現代社會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