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第2學期-8083 複合媒材創作(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 30 遲到與缺席併入評分
習作與討論 40 習作發表口頭報告併入評分
期末作業 30 期末發表口頭報告併入評分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0人,已有32 人選讀,尚餘名額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吳榮梅

教育目標

這是複合媒材創作的進階實作課程,藉由對當代議題的討論,引發學生創作時融合並運用多重媒材,尋找與建構個人創作語彙並在創作實驗中提升對議題探究的廣度與深度。

課程概述

這是複合媒材創作的進階實踐課程。訓練學生掌握材質屬性、意義結構,作為當代藝術創作方式的研究與運用。 1.尋找個人創作方向、擴大創作語彙。 2.了解當代藝術發展之議題,並反思個人之創作。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John Berger,< Ways of Seeing>, London: Penguin/BBC,1972
2. John Berger,, London: Writers and Readers, 1980
3. John Berger / Lloyd Spencer,, Random House Inc, 1993
4. Jacques Maquet著, 武珊珊等譯, <美感經驗>,(台北:雄獅,2003)
5. Rudolf Arnheim著, 郭小平、翟燦譯,<藝術心理學新論>,(台北:台灣商務,1992)
6. Jean-Luc Chalumeau 著, 王玉齡譯, <藝術解讀>,(台北:遠流,1996)
7. Lev Tolstoy著, 耿濟之譯, <藝術論>,(台北:遠流,1989)
8. John Berger and Jean Mohr著, 張世倫譯, ,(台北:臉譜,2009)
9. Gunther Kress &Theo Van Leeuwen著,桑尼譯,<解讀影像: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原理>,(台北:亞太,1999)
10.Susan Sontag著,黃翰荻譯, <論攝影>, (台北:唐山,1997)
11.G. Betton 著,劉俐譯,,(台北:遠流,1990)
12.簡政珍,<電影閱讀美學>,(台北:書林,2004)
13. Christopher Woodward著,張讓譯,<人在廢墟>台北:邊城,2006
14 村上隆,江明玉譯,<藝術創業論>台北:城邦文化/商周出版,2007
15.詹偉雄,<美學經濟>,台北:風格者,2005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複合媒材創作(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