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第1學期-3899 中華文化的發展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中考、期末考、作業 30 期中考以及作業佔30%,期末考佔4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2人,已有72 人選讀,尚餘名額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麗惠

教育目標

本課程討論的內容以文化發展為主,然而文化乃是抽象的概念,為了不落入解釋哲學的抽象範疇,因此本課程從一些實際的社會面以及體制面作為出發點,例如政治、學術、社會、經濟等等,由這些具體的演變來探討中國文化本身的特性為何。但中國文化綿延數千年,即便是從實際面向敘述中國文化的演進脈胳,還是無法面面俱到,因此本課程採取一個較為宏觀的格局,打破斷代的時間限制,從幾個主要單元出發,例如從政治體制、學術思想、社會發展,以及經濟上的結構等面向,快速掌握中國文化的主要特性。 此外為了避免只侷限在中國的單一角度看中華文化的發展脈胳,因此本課程另外又加入東西方交流的單元。由於本課程是以中國文化的發展為主軸,因此這個單元焦點放在清末民初,當西方挾帶著強大國力進入中國之後,究竟給中國帶來那些衝擊,這對於中國朝向現代化轉型,究竟是正面抑或是負面的能量。 透過上述個別單元的講述,就是為了進一步說明,中國文化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因應不同朝代的變化與需求,已凝聚出不同於西方的特性,雖然有其僵化的一面,卻也有不少因時制宜的靈活性,這必須回到當代的時空背景,才得以理解。環顧世界上幾個古文明的發展,也僅剩中華文明能夠歷經數千年的演化延續至今,其中的韌性自是不容小覷。同時以往總是位居世界領導潮流的歐美文明,在經濟逐漸弱化的情況下,似乎也呈現力有未逮的疲態,因此在這個時刻重新來檢視中華文化的特性,或許可以發現其中的不同價值,當然其中的不足之處我們也必須謹慎的反省,這也是本課程的主要目標所在。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杜正勝主編《中國文化史》,(台北:三民,2001)。
鄭欽仁等著《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台北:聯經,1982)
黃俊傑等著《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二),(台北:聯經,1982)
杜正勝等著《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台北:聯經,1982)
陳國棟等著《中國文化新論(經濟篇)》,(台北:聯經,1982)
「歷史意識與歷史教育」單元,《當代》120,1996。
余英時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1980)
余英時 《中國歷史轉型期的知識份子》,(台北:聯經,1992)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1995)。
Robert Jones Shafer原著,趙干城等譯《史學方法論》,(台北:五南,1990)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中華文化的發展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