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第2學期-2171 都市社會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出席參與討論/分組報告 25 主要看出席率,簡言之,點名也/主要看各組帶動課堂討論情況來給分
導讀 22 需製作PPT
提問 8 需製作PPT
讀書小報告 15 三次,主要看授課吸收程度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56 人選讀,尚餘名額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楊友仁

教育目標

社會學在知識史上的發展與建制,與資本主義都市化有相當的關係,都市社會學向來具有濃厚的社會改革實踐色彩,伴隨著城鄉規劃的歷史與思潮、真實世界中城市發展的動力、其所出現的各式各樣矛盾,都市理論從早期的芝加哥學派發展至今,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當中都市社會學的理論取向也歷經了「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包括70年代復甦的馬克思主義新都市社會學(new urban sociology)、90年代的文化轉向(cultural turn)與後現代都市論(postmodern urbanism)等。   全球的都市化程度日益增加,根據聯合國的資料顯示,2003年全球約有30億人居住在都市中,這個數字到2017年將達到40億,然而聯合國的數據也告訴我們,全世界有1/7的人居住在貧民窟中,都市過程與都市經驗對於人類社會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而且與日俱增。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主要教科書
Parker, S.(2006) Urban Theory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Encounter the City, London: Routledge. 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台北:群學。
蔡勇美、章英華主編(1997)《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巨流。
Savage, M., Warde, A. and Ward , K.(2003)Urban Sociology, Capitalism and Modernity , 2nd Edition,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王志弘譯,《都市社會學、資本主義與現代性》(有電子檔)
其他指定閱讀文章電子檔都已Po到教平台上

參考書
孫清山譯(2004)《都市社會學》,台北:五南。
Gottdiener, M. and Hutscison, R.(2010) The New Urban Sociology, 4th Edition, New York: Westview Press. 黃怡譯(2011)《新城市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Relph, E.(1987)The Modern Urban Landscape, London: Routledge. 謝慶達譯(1998)《現代都市地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王佳煌(2006)《都市社會學》,台北:三民。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巨流。
蘇碩斌(2005)《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台北:左岸文化。
黃麗玲編(2008)《流動與根著:台社都市與區域讀本》,台北 :唐山。
吳縛龍、馬潤潮、章京祥編(2007)《轉型與重構: 中國城市發展多維透視》,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都市社會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