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第2學期-1936 社會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中考 20
期末考 20
小組課堂報告 20
期末報告 20
課堂學習與出席狀況 2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5人,已有58 人選讀,尚餘名額17人。
本課程可網路登記,目前已登記人數為 25 人,選上機率為68%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逸淳

教育目標

本課程的目標在於以社會學式的思考方式(或者是所謂的「社會學的想像」),來思考社會與其中諸領域的關連,也將特別針對經濟學,來思考經濟思考在社會中所引發的效應。例如經濟場域的的構成有哪些社會背景?如何發揮其效力?經濟計算在社會中的運作有何侷限?諸如此類,本課程的目標不在於全面性地介紹何謂社會學,而在於透過培養社會學的想像能力,亦即去揭開在表面上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物的面紗,並以科學的方式探究社會中諸多現象的的起源、規則、結構、功能及其限制。

課程概述

社會學是認識世界的識框,藉由社會學基本概念的啟發與社會學的想像,我們可以進 而理解架構社會的基礎、方式,與社會結構、社會組成、人群互動、歷史變遷、及存 世經驗等。社會學的基本學科精神是批判且反身自省的,因此,本課程企圖藉由介紹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以引發社會學知識興趣及視野為主。本課程重視課堂討論與習作 實踐,盼能使修課同學能透過習作的實做及思考,一方面發現社會的多面向,同時省 思社會是否僅有唯一標準之外;另一方面也期望能夠藉由此一基礎課程,引發及訓練 來自於不同學科間的課程參與者,能將社會學的想像實踐在未來不同的性向生涯中, 並能將社會學思考的面向重新帶入實作場域。 本課程安排主要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著重於社會學基本概念的引介,以及重要的 社會學研究取向與發問方式;第二部分著重於社會學和台灣社會間的關係,特別是經 濟社會學的核心關懷、分析方法、及議題視野。貫穿全課程都會特別注重有關社會不 平等之議題。期待同學在修畢這門課程之後,在往後進行經濟學相關工作與分析時, 能將社會學的思考面向重新帶入。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Johnson, allan G., 2003,《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台北:群學。
王振寰等著,2009,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三版以上),台北:巨流。
何明修主編,2014,《人間社會學》,台北:群學。
林宗宏等著,2011,《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台北:台灣勞工陣線。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