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第2學期-6557 科技與倫理研究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分組報告 25
每週書摘與心得 25
課堂參與討論 25
期末報告 25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0人,已有18 人選讀,尚餘名額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鄧佳恩

教育目標

1. 引導學生認識科技倫理的意涵及其重要性 2. 提升學生反省與批判科技的使用對於福祉、自由、美德、社群與其他層面的批判思考知能 3. 培養學生關於科技與社會、政治、倫理、環境、生態等多元領域的相互關係與重大議題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樂為良(譯)(2011)。正義:一場思辯之旅(原著:Michael J. Sandel,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臺北市:雅言。
2. 黃慧慧(譯)(2014)。反對完美(原著:Michael J. Sandel, The Case against Perfection: Ethics in the Age of Genetic Engineering)。臺北市:五南。
3. 于施洋(譯)(2010)。對與錯的人生邏輯課(原著:Fernando Savater, Ética para Amador)。臺北市:大雁出版社。
4. 林火旺(2015)。基本倫理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5. 蕭宏恩、吳志鴻、潘玉愛、黃鼎元(2006)。科技倫理:走在鋼索上的幸福。新北市:新文京。
6. 袁建中、高崑銘、林慶瑋(2015)。資訊科技倫理。新北市:高立圖書。
7. Solove, D. J. (2011). The future of reputation: gossip, rumor, and privacy on the Internet.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中譯:隱私不保的年代:網路的流言蜚語、人肉搜索、網路霸凌和私密窺探。臺北市:博雅書屋。
英文全文請點選超連結The future of reputation: gossip, rumor, and privacy on the Internet)。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科技與倫理研究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