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第1學期-6459 死亡與臨終社會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討論 20
指定讀本報告 20
Issue Memos 30
作業I&作業Ⅱ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8 人選讀,尚餘名額6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黃崇憲

教育目標

濟慈(John Keats,1795-1821)《夜鶯頌》一詩中對生死神秘遞換的抒情,迄今仍然被不朽地傳唱: 我在黑暗裡傾聽;啊,多少次 我幾乎愛上了寧謐的死亡,我在詩思裡用盡了好的言辭, 求他把我的一息散入空茫; 而現在,哦,死更是多麼富麗…… 波德萊爾在《腐屍》一詩中如是描寫死亡如下: 燦爛的陽光照耀在這團腐肉上, 仿佛要將其烤熟, 又如——向大自然百倍地歸還 合成一體的萬物。 蒼天俯瞰——這堆華美的屍骨, 儼如一朵鮮花怒放, 惡臭如此強烈,令人不堪忍受, 你幾近昏厥於草地。 至於哲學家,卡繆(Albert Camus,1913-1960)在《置身於苦難與陽光之間》中也如是說:「死亡是我們無法擺脫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死。歸根結底,太陽還是溫暖著我們的身骨。」 死亡向來是文學、哲學和藝術重要的永恆主題,但卻在社會學中未能發展成較有系統的研究領域。本課程的目的,企圖從社會學的理論視野大大方方直面探討死亡與臨終,包括三個主要面向:死亡的社會特質及民眾態度、社會如何看待死亡;臨終的社會結構及個體化經驗(諸如臨終的醫療制度化、何謂「善終」、猝死的社會組織化、臨終與死亡的身體);死後儀式、追憶悼念與倖存。 本課程的授課目的,在於讓同學們從死亡的本質、死亡的歷程,以及面對和接受死亡的必然性來喚起對死亡的自覺,更進而掌握對生死的自覺,使個體在面對死亡時能有自主性,終而能超越面臨生死的困境,並探索生死的終極問題,展現完美的生死尊嚴。 • 本課程探討之核心議題  ・終極叩問:凝視死亡與生存美學  ・孔子:未知生焉知死vs. 未知死焉知生  ・預知死亡紀事:生命最後的規畫、從疾病入侵到絕症、重病者的心理變化  ・死亡失落於哀傷:悼亡書寫  ・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  ・生前預立遺囑書寫的心靈成長歷程  ・死亡教義問答:與死亡協商  ・那些死亡教會我的事  ・死亡文學與美學  ・死亡如此靠近,迎接死亡,身心如何安頓  ・超越死亡,活出意義來  ・存在之思:諦觀生命實相  ・禪宗公案:活在當下,生死無懼  ・生寄死歸於「此在」的「能在」:瀕臨死亡讓我們整個「存在」改變我們的「能在」  ・如何面對親人、朋友的死亡:認識各種形式的思絡  ・作業:《生預遺囑》、跟三個你最想感謝的人珍重道別 Out,out, The brief candle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莎士比亞《馬克白》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聖經》提摩太後書 I die!I faint!I fail! ——雪萊《哀歌》 生命是從死亡那端開始的。 ——沙特(Jean-Paul Sartre)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泰戈爾 沒有生活之絕望,就不會有對生活的愛。 ——卡繆(Albert Camus) 小教堂的鐘 安詳地響起 穿白衣歸家的牧師 安詳地擦著汗 我們默默地聽著,看著 安詳地等著…… 終有一次鐘聲裡 總有一個月份 也把我們靜靜接了去…… ——鄭愁予《鐘聲》 「由於我曾在古米(Cumae)目睹西比爾吊死於籠中。而當眾男孩問她:西比爾,你要的究竟為何呢?時,她回答:『我欲求一死。』」 “For once I myself saw with my own eyes the Sibyl at Cumae hanging in a cage, and when the boys said to her ‘Sibyl, what do you want?' she replied, ‘I want to die.'” ——艾略特(T.S.Eliot)《荒原》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魯迅《華蓋集續編·空談》 我感到興趣的是:為所愛而生,為所愛而死。 ——卡繆(Albert Camus)《鼠疫》 我們愛母親、愛父親、愛身邊的人、愛溫柔的事物、愛美麗的事物、愛故鄉、愛別人,然後……愛那讓自己倍感棘手的人,一如全盤接受這樣的人生,我們也要愛死亡。 讓死亡成為人生最極致的幸福。 ——赫塞(Hermann Hesse)《荒原狼》 飛快地,一條小魚兒潛入小溪; 輕輕觸及死去朋友的手 愛著他,將額頭和衣服撫平。 一絲燈光把小屋中的幽靈喚醒。 ——特拉克爾(Georg Trakl)《沉鬱》 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另一次死亡》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 主要書目
Glennys Howarth, 2007, Death and dying: a Sociological Introduction. UK: Polity press.

• 參考書目
Ariès, P. ,1974 , Western Attitudes toward Death: from Middle Ages to the Present,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ehavioral Scientist (ABS), Sage Pub., vol. 6 (May, 1963 special issue), pp: 61-65.
Clark, D. (ed.) ,1993, The Sociology of Death: Theory, Culture, Practice, oxford, UK: Blackwell.
Durkheim, Èmile , 1951, Suicid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p: 145-276.
Elias, N. ,1985/2002, Über die Einsamkeit der Sterbenden, Frankfurt a. M.: Suhrkamp.
Evans, G & Farberow, N. L. (eds.) ,1988, The Encyclopedia of Suicide, Facts On File
Feifel, H. (ed.).1977, New meanings of Death, New York: McGraw-Hill.
Feldman, K. ,1995, Leben und Tod im Werk von Talcott Parsons. In: Feldmann, K. & Fuchs-Heinritz, W. ,1995, Der Tod ist ein Problem der Lebenden, Frankfurt a. M.: Suhrkamp stw. pp: 140-172.
Feldmann, K. & Fuchs-Heinritz, W. ,1995, Der Tod ist ein Problem der Lebenden, Frankfurt a. M.: Suhrkamp stw.
Feldmann, K. & Fuchs-Heinritz, W., 1995, Der Tod als Gegendstand der Soziologie. In: Feldmann, K. & Fuchs-Heinritz, W.(Hg.) ,1995, Der Tod ist ein Problem der Lebenden, Frankfurt a. M.: Suhrkamp stw.
Franz Rosenzweig ,Translated by Barbara E. Galli,1921,The Star of Redemption.US: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Fuchs-Heinritz, W. et al. (Hg.) ,1994, Lexikon zur Soziologie, Westdeutscher Verlag.
Fulton, R. ,1965, Death and Identity, New York : Wiley.
Hahn, A. ,1995, Tod und Zivilisation bei Georg Simmel. In: Feldmann, K. & Fuchs-Heinritz, W. ,1995, Der Tod ist ein Problem der Lebenden, Frankfurt a. M.: Suhrkamp stw., pp: 80-95.
Hahn, A. ,2000, Konstructionen des Selbst, der Welt und der Geschichte, Frankfurt a. M.: Suhrkamp stw.
Kastenbaum, R & Aisenberg, R. ,1972, The Psychology of Death, New York: Springer.
Korte, H. ,1992, Einfuehrung in die Geschichte der Soziologie, UTB.
Macke, A. (ed.) ,1972, Death in American Experience, New York:
Macke, A.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死亡與臨終社會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