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第2學期-7178 綠色基盤與低衝擊開發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理論導讀 35
作業 35
平時成績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11 人選讀,尚餘名額59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吳佩玲

教育目標

綠色基盤(green infrastructure)與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是地區賴以持續發展的下層基礎,特別是基本設備和設施;而美國保護基金會與農業部森林管理局的聯合工作小組則定義綠色基盤設施為國家自然生命支援系統,即水道、溼地、林地、野生動物生活環境及其他自然區,綠色廊道、公園及其他保護區、種植場、牧場和森林,以及維繫天然物種、維護空氣和水資源並對人民健康和生活品質有所貢獻的荒野及其他空地的互通網路。 全世界有愈來愈多城市皆以符合永續發展之生態城市邁進,維護及延續都市及區域內生態及綠地系統為實踐生態城市與提昇人類生活品質之必要基礎,綠色基盤系統之建立將有助於都市環境、人類與自然的共存更趨向永續性的生態都市。為同時維護自然生態系統功能與價值且提供人類相關環境利益,並相互串聯之自然網絡,它可存在於自然綠色空間(森林、自然資源區、保護區)、人為管理的綠地(市區公園、綠地、水岸和歷史空間),以及連接空間(行人道、自行車道、綠色走廊、河川藍帶)所構成的網絡,因此在城鄉規劃和設計時期望達成永續資源管理與人類自然共存共榮的目標。 因此本課程希望透過文獻理論閱讀、案例分析、實際操作基地,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城鄉綠色基盤與低衝擊開發概念之應用。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Forman, Richard T. T., & Wilson, Edward O. (1995). Land Mosaics: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Turner, Monica G., Gardner, Robert H., & O’Neill, Robert V. (2003).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Pattern and Process. Springer.
3. Dramstad, Wenche, Olson, James D., & Forman, Richard T. T. (1996).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Use Planning. Island Press.
4. Cahill, Thomas H. (2012). Low Impac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Stormwater Management. Wiley.
5. Rossmiller, Ronald. (2013). Stormwater Desig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6. Campbell, Craig S., & Ogden, Michael. (1999).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the Sustainable Landscape. Wiley.
7. Margolis, Liat, & Robinson, Alexaander. (2007). Living Systems. Birkhauser Architecture.
8. Forman, Richard T. T. (2014). Urban Ecology: Science of Cit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都市
9. University of Arkansas Community Design Center. (2011). Low Impact Development: A Design Manual for Urban Areas. University of Arkansas Press. �都市
10. Struck, Scott, & Lichten, Keith H. (2010). Low Impact Development 2010: Redefining Water in the City.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都市
11. She, Nian, & Clar, Michael. (2009). Low Impact Development for Urban Ecosystem and Habitat Protection.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都市
12. 林憲德,(2007),城鄉生態,台北:詹氏。
13. 江彥政、陳怡伶、黃光亮、翁珮怡,(2011),綠地空間對鄰近民眾健康之影響,造園景觀學報,17(3),23-40。
14. 江哲銘、陳星皓、潘智謙,(2009),永續校園實質環境評估指標之研究-以台灣國民小學爲例,建築學報,67,1-23。
15. 吳雨衡、吳佩玲,(2015),探討雨水花園於永續校園中之發展-可行性評估與校園空間型態之關係,農業經濟叢刊,21(1&2),257-297。
16. 呂罡銘、林憲德、張子瑩、孫振義,(2013),夏季台北都市區域土地覆蓋與地表輻射熱平衡之關係,都市與計畫,40(4),385-412。
17. 林信輝、張俊彥,(2005),景觀生態與植生工程規劃設計,台北,明文書局。
18. 張俊彥、洪佳君、曾心嫻,(2001),景觀建築及土地使用計畫之景觀生態原則,台北,地景。
19. 郭瓊瑩,(2003),水與綠網絡規劃理論與實務,台北,詹氏書局。
20. 郭瓊瑩、葉佳宗,(2011),自景觀生態取向之綠色基盤系統建設探討氣候變遷回應之城市治理,城市學學刊,2(1),31-63。
21.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11),綠建築評估手冊-社區類(2012年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綠色基盤與低衝擊開發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