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第2學期-1963 青年轉銜與教育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 10 課程將不定時、隨機點名,點名未到以曠課視之。
讀書報告 60 整學期共3次閱讀心得報告,同學需於老師指定的時間前繳交,相關格式與內容於上課時公佈。
分組報告 10 每週需要有同學輪流上台分享閱讀報告,其他組則需要共同討論、提問。
電影心得 10 觀賞電影,解析背後青年面臨的困境與教育問題反省。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37 人選讀,尚餘名額2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楊儒晟

教育目標

與上個世紀末相比,在二十一世紀末的今日,當代社會已經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樣貌。尤其是在社會動態的變遷與個人多性樣的生涯抉擇,最明顯的斷裂與變化應該是由青少年進入青年,再進入至成年的階段。能否經濟獨立?對未來是否有明確方向?是否足以成為「大人」?能夠有肩膀的擔當未來?諸多未知且關鍵的問題,是在座各位,也就是你們各位大學生們,應該要「意識」到的情況。 面對上述提問,其實現代社會已經幫我們安排好諸多路徑,其中,教育是一條已經被完整制度化的社會通道。包括:教育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教育如何塑造國家所需要的人才、教育讓我們可以適應社會,不被社會所淘汰等。它包括了許多支持、限制或阻礙的論述。而我們如何回應這些問題,將會是一個挑戰。特別是當許多問題的解答漸漸失落於大學教育之中。大學,何以成為大學?這個問題,也是許多學者選擇忽視、不去面對的困境。也正因為如此,教育部與諸多學校,還透過諸多計畫規劃了所謂的「大學社會責任,USR」等相關課程。足以見之,教育對目前的時代而言,是個關鍵議題,是個關鍵的工具。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陳俊宏 (2016) 平等或適足?兩種教育正義觀的比較。《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二十八卷第三期(105/9), pp. 1–99。
2. 山田昌弘 (2018) 《失控的逐底社會:單身很自由,自己賺自己花;但與父母同住的賴家單身族,恐將淪為社會最底層》。黃雅慧(譯)。大是文化。
3. Harris, Malcom (2017) Kids These Days: Human Capital and the Making of Millennial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朱珊慧、曾建盛(譯) 2019,《高學歷的背債世代》,高寶出版。
4. Mark Bray (2003) The Shadow education system: private tutor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lanners. UNESCO. 楊慧娟、于洪姣、楊振軍、宋洪珍(譯) 2008,《補習教育與私人教育成本》,北京師範。
5. 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 (2011) 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台灣勞工陣線。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青年轉銜與教育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