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第2學期-6457 歷史社會學專題:台灣現代性形構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閱讀心得/討論 30
Issue memo 30
期末報告 4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12 人選讀,尚餘名額5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黃崇憲

教育目標

課程簡介   本課程從歷史社會學的視野,以日治時期殖民現代性為背景出發,系統性地檢視自二戰後迄今之台灣現代性形構。首先,在梳理了西方現代性的重要相關議題後,更進一步地對台灣「現代性的在地化」展開反思,也同時對西方中心的「現代性」論述進行質疑。長久以來,在台灣「現代性」很少「被問題意識化」(problematized)。因此,對於現代性的理解也趨於單向度、扁平化,缺乏深刻的、較為複雜的辯證內容。一個較系統性地重訪/反思現代性的工作實刻不容緩。   本課程主要目的企圖以台灣的「在地化現代性」做為啟發性的置疑架構 (problematique),立足台灣,與「西方現代性」進行廣泛平衡的對話,期能切合並發揮台灣特殊的異質性歷史積澱,洞悉「西方中心論」可能隱涵的偏見與限制,並與既有之本土經驗研究對話。自從十九世紀中葉以來,台灣社會即受到西方經濟、文化與政治體制的影響,主動或被動地追求西方所經歷過的「現代化」,因而使得當代台灣體現在諸如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面向上,有著與西方社會雷同的「普遍」特徵。   然而相較於現代性在西方的萌芽、開展與擴散,究竟台灣的現代性和西方的現代性有何牽衍、並行、殊異之處,在何種程度上,台灣社會具有西方社會的現代性特質,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台灣的社會科學研究者,也構成本課程的核心關懷。「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課程意在為台灣的現代性問題思考,提供更為廣闊的「全球平行比較視野」,探討台灣身處在三大帝國(中國、日本、美國)邊緣所造成的獨特歷史發展。以大歷史之角度,來考察位處帝國邊緣的台灣國家機器,如何折衝其間、並穿透內部社會公私領域之權力部署、及總體資源分配,系統地勾勒台灣現代性形構的主要面向與關鍵議題。   身為一個社會學家最想回答的問題是「台灣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而要回答此問題,必須藉由「自我反身性」地回顧戰後迄今台灣社會發展,進行自我描述與建構歷史圖像。必須特別強調的是,要深入地了解台灣社會發展史,必須從國家研究作為重要的起點。因為,非常弔詭地,由於台灣的國家生成有其外來「移入政權」(settled regime)的歷史遺緒,故孤懸獨立於台灣所固有的原生社會,迥然有別於現代西方民族國家,大多孕生自既有社會結構中的歷史路徑。換言之,西方的國家是在既有的社會中浮現、結構化摶成的(state in/through society)。反之,台灣的國家形構是自外和凌駕於社會之上,並進而模塑了後來的社會形構(state over/upon society)。   循此,我們可以大膽地宣稱,要全面地深入掌握台灣社會發展史,對國家的研究便構成了Robert Merton所說的「策略性研究場域」(strategic research site)。質言之,國家研究正是彰顯與闡明台灣現代性宏觀歷史進程的起點,和起槓桿作用的阿基米德點。就此意義而言,研究國家的形成與轉型的最終目的在回答「何以致之、孰以致之」地解釋「我們從何處來,現在處於何地、未來將往何處走」的大哉問。惟有在此基礎上,方能更進一步求索未來台灣在全球化挑戰與民主深化的未竟之業之雙重嚴峻挑戰下,所面臨的結構性限制、嚴峻考驗與可能出路的現實關懷。這是身為社會學家的我們責無旁貸的重要課題和使命,也構成本課程的主要問題意識。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王德威編著,2005,《台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
黃煌雄編,2017,《三代台灣人:百年追求的現實與理想》。新北:遠足文化。
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2010,《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Erik Olin Wright 著,陳信宏譯,2020,《如何在 21 世紀反對資 本主義》。台北:春山。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歷史社會學專題:台灣現代性形構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