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2學期-5025 西方漢學的儒學討論專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報告 30
論文發表 40
期末報告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8人,已有3 人選讀,尚餘名額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李忠達

教育目標

西方漢學的儒學研究已累積百年之久,內容豐富多元,深刻影響當代學者的儒學論述。東西方學者基於文化背景與關懷課題的差異,面對儒學時觀察視角恰能形成深具價值的對照,任何研究者均不應輕忽。故本課程旨在研讀近百年重要漢學家的儒學論述,熟悉並活用國際學術資源,強化研究能力。本課程首先將介紹西方漢學界著名的儒家研究流派,包括將儒家稱為博物館骨董的列文森、強調儒學自由傳統價值的狄培理、定名「波士頓儒學」的南樂山、稱「夏威夷儒學」的郝大維與安樂哲,以及借鑒知識建構理論而對「儒家」概念進行考古的詹啟華等。在研讀上述著作之後,學生需撰寫完整論文一篇,並於課堂中發表。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尼德衛《儒家之道:中國哲學之探討》,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白詩朗《普天之下:儒耶對話中的典範轉化》,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列文森《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狄培理《中國的自由傳統》,臺北:聯經,2016
狄培理《儒家的困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芬格萊特《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南樂山《波士頓儒學:晚期現代世界可移植的傳統》
郝大維、安樂哲《孔子哲學思微》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8
郝大維、安樂哲《先賢的民主︰杜威、孔子與中國民主之希望》,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郝大維、安樂哲《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詹啟華《製造儒家:中國傳統與全球文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
墨子刻《擺脫困境:新儒學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西方漢學的儒學討論專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