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1學期-8423 台灣近現代美術史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率 30
繳交期中與期末報告 60
課堂報告、互動或其他表現良好 10 課堂互動 額外加分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30 人選讀,尚餘名額3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薛燕玲

教育目標

■ 課程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期中考前—17世紀至1895年日治時期以前台灣美術史講授與議題討論 期中考後—日治時期(1895-1945年)台灣美術史講授與議題討論 期使學生階段性完成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台灣近代美術史的發展有總體之概括了解,及對重要藝術家與作品有深刻的認識。 ■課程內涵— 藉由課程深入淺出的介紹台灣多元文化與美術發展特色,希望讓學生能了解台灣各時期美術發展的脈絡與變遷,尋求與土地認同歸依的體認及與世界接軌的基點,並自主性思考研究台灣美術史根植於自己土地、人民及歷史的建構。 透過本課程,我們希望培養學生具備的專業能力: 1. 讓藝術創作者具備有助於其從事創作的歷史反省能力。 2. 讓藝術史研究者具備臺灣美術史的研究與書寫的能力。 3. 讓美術館專業人員具備有助於臺灣美術史相關的典藏、研究、展示與教育推廣的能力。 4. 讓獨立策展人具備符合臺灣美術史知識與觀點之策展與論述能力。 5. 讓藝術教育工作者具備正確的臺灣美術史的認知與說明能力。

課程概述

本課程內容將從十七世紀荷蘭治理台灣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治理台灣結束前,沿著近世至近代歷史分期介紹台灣美術各時期發展及代表藝術家與作品,主要含括:(1)荷蘭時期台灣美術 (2)明鄭與清治時期書畫特色(3)台灣近代美術發展概況(4) 日治時期東洋畫、西洋畫、雕塑的面貌與「地方色彩」等講述與討論。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謝里法,《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台北:藝術家。
2. 蕭瓊瑞等,《台灣美術史綱》,台北:藝術家。【必讀教科書】
3. 王秀雄,《臺灣美術發展史論》,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4. 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美術,2001。
5. 廖新田,《台灣美術四論》,台北:典藏。
6. 倪再沁,《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北:藝術家。
7. 林惺嶽。《台灣美術風雲 40 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3。
8. 李欽賢,《臺灣美術閱覽》,台北:玉山社。
9. 蕭瓊瑞,圖說台灣美術史 渡海讚歌(荷西•明清篇),藝術家出版社,2003。
10. 蕭瓊瑞,懷鄉與認同-台灣方志八景圖研究,典藏藝術家,2006。
11. 廖瑾瑗,《背離的視線──台灣美術史的展望》,雄獅。
12. 薛燕玲,《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地域色彩》,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4。
13. 薛燕玲等,《日治時期台灣官辦美展(1927-1943)圖錄與論文集》,台北:勤宣文教基金會,2010年3月。
14. 顏娟英等,臺灣美術兩百年(上):摩登時代,春山出版有限公司。2022。
15. 顏娟英等,臺灣美術兩百年(下):島嶼呼喚,春山出版有限公司。2022。
16.《東南アジア—近代美術の誕生》展覽圖錄,福岡市美術館,1997。
17. 神林恆道著、龔詩文譯,《東亞美學前史──重尋日本近代審美意識》,典藏藝術家庭古富有限公司,2007。
18.其餘閱讀材料,教師將於課程進行中依照內容另行指定與建議。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台灣近現代美術史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