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2學期-1947 公共社會學:非虛構寫作課與實作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缺席(個人) 10
作業(個人) 20 作品選讀與分析【1】10%、作品選讀與分析【2】10%,1,200-1,500字
期中提案(組別) 30 期末成果提案,20分鐘左右簡報呈現與QA,分三次進行
期末成果呈現(組別) 40 20分鐘左右簡報呈現與QA;4,000-6,000字的非虛構寫作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21 人選讀,尚餘名額29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葉福炎

教育目標

近五年來,不論是臺灣的圖書市場或者公共輿論空間,掀起一股非虛構寫作的討論風。2019年,內容創作與公共討論平台Matters更發起了「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旨在號召更多人加入「以書寫為行動,揭開問題,看見真實」的行列。然而,這實際上與社會學的旨趣相同。在非虛構的寫作中,以書寫行動作為主導的思考方式,卻也成為了學習社會學的另一種可能。 在這一門課程中,首先會介紹台灣非虛構寫作的現狀及相關討論。接著,修課同學可以從公共社會學的思維與方法,重新思考個人煩惱如何成為我們的公共議題,並以此作為期末學習成果的寫/實作主題。除此之外,課堂上也會為修課同學講述非虛構寫作的原則、方法與形式,也透過兩本作品的選讀與分析,進一步掌握寫作的基礎並落實在最終的學習成果。 本課程適合有志於新聞寫作、非虛構寫作的學生。歡迎同學一起加入寫作的行列,以書寫作為行動一起思考我們的當代社會。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Kathleen Odell Korgen, Jonathan M. White。2014。《進擊的社會學家》(臺北:群學)。
2. Michael Burawoy(編)。2007。《公共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 Dorothy E. Smith。2023。《建制民族誌:使人們發聲的社會學》(臺北:巨流)。
4. Robert K. Yin。2023(2003)。《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臺北:五南文化)。
5. Phillip Lopaie。2021(2013)。《散文寫作十五講》(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
6. William Zinsser。2018(2016)。《非虛構寫作指南》(臺北:臉譜)。
7. 胡慕情。2015。《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臺北:衛城出版)。
8. Elliot Liebow。2009(2003)。《泰利的街角》(臺北:群學)。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公共社會學:非虛構寫作課與實作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