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第2學期-1781 社會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小組課堂報告 10
期末報告一篇 15
期中考 20
期末考 25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80人,已有77 人選讀,尚餘名額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鄭斐文

教育目標

上個學期,我們解釋了什麼是階級、馬克斯主義、社會化歷程、社會結構、關係與費孝通《鄉土中國》,我們也簡介了文化、結構功能論、自殺論與各類的議題。本學期將延續上學期未完成課程,將主題放在更多新發展議題與具體台灣與國際社會研究案例上。在國際社會議題部分,我們將從閱讀歐美英文報紙的國際性議題,來討論並回顧台灣與國際議題接軌的重要性。這是同學在平時小組報告時需要討論準備的重點。 本學期在閱讀一些具體的研究之後,希望同學於期末報告中發展出更多的社會學思考與簡單初步的調查。除此之外,本學期的重點在於使得同學的社會學閱讀寫作、批判思考與分析、小組討論能更具有條理與組織,並期能開始運用基本的社會學理論。因此,本學期課程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份,回顧上學期所學並重新思考「社會學想像」是什麼。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振寰、瞿海源編,2003,《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巨流。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2001,《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
與承諾》。台北:群學。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