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第1學期-1817 媒體、文化與社會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分組報告(每組最多五人) 30
隨堂作業與測驗 40
個人期中、期末考試或作業 20
平時參與討論及出席 1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51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施聖文

教育目標

在這個極度資訊膨脹的時代中,廣告、攝影、電影、等的影像視域,它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流行、消費、審美等感官場域,具有某種看似貼合又覺疏遠,好像理解卻又陌生的感覺。對於我們所看、所聽、所聞而接受的訊息中,它與自身的背景、地位,文化的性格、感受,社會的生產與消費等過程,產生什麼樣的連接。尤其作為視覺影像的媒體效益,在“現代”人的眼中,它是如何產生意義、理解進而行動與實踐。當放入到生產與消費的社會脈絡時,訊息背後所代表的商品意義與消費者的消費慾望是如何構築出交易的實際行為。而在不同的國情、傳統、文化的背景下,視覺影像承載了什麼樣的意涵?它所表的內涵,跟我們所觀看出來意義有什麼樣的差異? 因此本課程的主要目的,希望從一個最根本的「觀看」開始進入,在「看」與「被看」之間,了解其中的連動視如何發生。從「靜態」觀看行為到成為一個「動態」的理解過程,這之間存在的關係要如何去探尋、追索與反省?作為一個觀看的媒介:「媒體」,其內在的意義不僅只是一個外在的傳播硬體,它同時傳達出各種外顯的符號與隱藏的論述,並且其中的權力關係以及召喚的模式,讓作為一個訊息接受者的我們,是如何產生認同、聯想、以及建構出影像內涵中的交換關係。 分析影像,同時也分析媒體在當今文化與社會中的位置。在生產者、閱聽者,以及各種文本的形式中,透過質疑與自我批判的方式,構築其中的關係位置,進而對於媒體所呈現的各種模組,能夠產生一個自主理解的可能 而不再只是一個單純的被接受者。這也是本課程對於參與的學生最大的期望與目的。 因此本課程首重是課堂的參與討論 ,藉由影像教材的提供以及閱讀文本,開啟一個對話與提問的空間。其次是作為一個實踐的可能。讓同學從生活周遭所接觸的「媒體」中找尋「觀看」的具體經驗,從而進入到文本中理論的層次,將理論作為一個概念的引導,將同學的視野打開,而不再只是一種單純的經驗,而說不出其中的所以然。 最後透過以上的對話與討論,將層次拉至我們所身處的文化與社會脈絡,不僅掌握媒體以及影像製作者的企圖,同時有擴張的能力,從歷史、人文,或是科技的角度上,將觀看的多重意義能夠展開並且顯現,進而訓練學生不只具有賞析的能力,的同時也能訓練自身的創造能力,而達到「實踐」的可能。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Marita Sturken、Lisa Cartwright 2009 《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臉譜。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媒體、文化與社會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