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第1學期-1819 電影與社會學經典閱讀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影片筆記和心得草稿 10 (請在觀影時自行筆記,觀影後寫下令你印象深刻的心得)
關鍵字查詢 10 (閱讀文本,自行判斷並選擇五個「關鍵字」,預先查出相關資料典故)
電影與社會學經典詮釋寫作 30 (將觀影和閱讀經驗整合起來,進行「議題化」的寫作)
期中考 25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0人,已有29 人選讀,尚餘名額1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盧崇真

教育目標

「電影」是現代生活經驗的重要感官再現媒介。 儘管它在誕生之初,是那樣地批著一身令上流文化教養人士不敢恭維的「驚訝」色彩,今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電影已經佔領了一個迷人又不可或缺的地位。澳洲的文化研究學者Graeme Turner在《電影作為社會實踐》一書的前言中就曾談到:「目前,電影在我們文化中的功能已經不再是作為一種簡單的展示性審美對象而存在。無論對於製片人還是觀眾而言,通俗電影的主要任務就是為觀眾提供快樂,但這並不是說麻痺觀眾或者『向他們大腦裡灌輸垃圾食品』。事實上,通俗電影提供的樂趣確實與文學或美術作品很不相同,但是他們同樣值得我們去理解…電影對於拍攝者和觀眾都是一種社會實踐:從影片的敘事和意義中我們能夠發現我們的文化是如何認識自我的。」 既然,「電影」對現代人的感知心靈有這麼大的啟動力量… …隨著社會學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逐漸累積,我總是在想:有沒有可能將暢銷電影文本與社會學經典讀本兩者結合起來,使能在教學上發揮互相闡發的豐富效果?! 以上動機,醞釀了這個課程的基本設計構想:我打算從個人主觀的社會學知識品味出發,發掘諸多(通俗)電影文本和社會學經典讀本之間的「詮釋連帶」。亦即:開發電影文本和社會學經典讀本之間可能存在的相互詮釋及再詮釋關係。這當然直接關係到我個人選擇解讀電影的特殊視角的知識能力;或者,應該稱為一種「知識品味的創造性發現」。 這樣一種「形式導向」的課程設計,在教學上有幾點好處: 第一、 為社會學的入門者,打造一條可親可及的知識趣味之路。(這是本堂課,歡迎大一選修的重要理由) 第二、 為社會學的年輕學習者,提供一個符合時代心靈感知特性的經典閱讀的時機。(這是本堂課,仍然適合大二以上選修的理由,因為這些「社會學經典文本」,恐怕在社會系四年畢業之後,也未必曾經翻過一頁。)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社會學的想像》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社會如何可能:齊美爾社會學文選》
《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性體驗》
《現代性與大屠殺》
《想像的共同體》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電影與社會學經典閱讀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