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第2學期-0362 西洋哲學史(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成績 20 含出缺席狀況及平常表現
期中考 40
期末考 4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64 人選讀,尚餘名額6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蔡偉鼎

教育目標

引介學生認識近代哲學的背景與重要哲學家的學說。

課程概述

本課程接承西洋哲學史(一),主要講授自中世紀以後至十九世紀的西方近代哲學史,特別是Bacon, Hobbes, Descartes, Spinoza, Locke, Leibniz, Kant等人,有關知識論、形上學、倫理學、政治與社會哲學等思想。自十七世紀科學興起,哲學與科學密切結合。為因應科學知識與方法兩大特徵:數理推論與觀察實驗,西方近代哲學有兩大主流:歐陸理性論與英國經驗論,分別以理性與經驗作為知識的基礎與來源。之後康德提出先驗哲學,試圖批判綜合之。上述學派配合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分別在英國、法國與德國展開,對哲學及科學各自的發展及兩者之結合均有影響。其中日內瓦哲學家盧梭(J. J. Rousseau)首開歐洲浪漫運動的先聲,是反科學理性的主要思想家。繼康德先驗論之後,德國觀念論蓬勃發展。以費希特(J. G. Fichte)、謝林(F. W. J. Schelling)和黑格爾(G. W. F. Hegel)的哲學為主。此外施萊爾馬哈(F. E. D. Schleiermacher)的解經學(hermeneutics),對德國哲學也有次要的貢獻。至十九世紀,西方哲學在黑格爾之後的發展更是多元而分歧,其中包括馬克斯(Karl Marx)的歷史唯物論、孔德(Auguste Comte)的實證論、穆勒(John S. Mill)的效益論、叔本華(A. Schopenhauer)和尼采(F. Nietzsche)的意志哲學等。而新黑格爾主義(Neo-Hegelism)的思想則在英國、德國及美洲新大陸各有其發展。同時實用論(pragmatism)、新實在論(neo-realism)、分析哲學(analytic philosophy)、存在主義 (existentialism)、詮釋學(hermeneutics)、現象學(phenomenology)、歷程哲學(process philosophy)皆方興未艾,正為二十世紀的多元哲學注入活水。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傅偉勳,《西洋哲學史》,第二版,台北:三民,2004。
2. Anthony Kenny, A New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V.3: The Rise of Modern Philosoph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006.(中譯:《牛津西方哲學史》,第三卷:近代哲學的興起,楊平譯,長春:吉林出版社,2010。)
3. Anthony Kenny, A New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V.4: Philosophy in the Modern Worl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006.(中譯:《牛津西方哲學史》,第四卷:現代世界中的哲學,梁展譯,長春:吉林出版社,2010。)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西洋哲學史(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