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第1學期-3082 人文:藝術審美與人生的哲思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率 10 缺曠課一次扣2分
期中心得報告 30 心得報告與問題回答
分組創作發表 20 個人與整組整合的生活創作作品發表
期末報告 10 期末小考(10%莊子名言佳句)
期末報告 30 與期末報告(30%問題回答)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70 人選讀,尚餘名額-1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劉秀齡

教育目標

1. 學生能理解美學問題的三個層次和美的本質的十種看法 2.學生能區分技術、藝術與道。精讀莊子「技與道」故事和「逍遙遊」,體悟「道」乃藝術心手相應,指與物化的精神來源。從認識虛、靜、明的工夫和實際創作及審美過程中體道以涵融整體世界,並涵養精神人格美,達至席勒所云:正是通過美,人才可以走向自由。 3.學生能將這種藝術精神落實在他的學習和生活上,去練習並體會「藝術」是名詞外,更是個動詞,意指「將及手事物完善藝術化」,因而能將日常生活與處世藝術化並涵養提升生活的品質。 4.學生能學會藝術家解決疑難雜症的本領。如:對平淡無奇的事物進行實際而細微的聯結和創造。學習時間管理、切中問題要點、追求品質、觀察、選擇、利用直覺和深度發覺自我等方面;並在課堂上能將自己的創作作品說明和傳達出來。

課程概述

通識課程不同於專業課程,實乃著重引導學生主動關懷、探索與實踐人類的終極價值與智慧;同時通識課程所提供的知識,不是專業課程的淺薄化,而是具有厚實感的基礎知識。本校根據創校傳統、校訓與辦學理念訂定通識教育定四大基本素養:求真素養、篤信素養、力行素養與宏通素養,以具體落實本校通識教育之理想。希望本校學生能發揮自主學習精神,在通識課程老師的引導下,逐漸培養其通識教育基本素養,並期待能終身學習。各種基本素養並訂有具體的學習成效指標,以做教學與學習成效之自我檢證的具體指標,分述如下:求真素養(自然領域):1.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探索物理與生命世界的微妙,2.發揮就事論事的精神,3.能參與科學議題相關的公共事務。篤信素養(人文領域):1.學習人文精神以探索內在自我與領會人類文明的深層價值,2.發展自律精神,3.能運用理性進行道德推理。力行素養(社會領域):1.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激發學生的傾聽與溝通能力,2.承認與尊重多元差,3.實踐民主審議的精神。宏通素養(跨領域):1.追求人類的整體價值,2.融通求真、篤信、力行等素養於個人生命之中。各領域的課程對於學習成效指標可以跨選,不必拘泥。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中國藝術精神》,徐復觀 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6。
2.《新譯莊子內篇解譯義》,吳怡 著,台北:三民書局,2000,出版;2008,二版。
3.《南華真經正義》,清˙陳壽昌 輯,台北:新天地書局,1972初版,1977再版。
4.《藝術,是個動詞》,[美]埃里克˙布斯 著,2007,張穎譯,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9.1。
5《趣味美學》,徐德清 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7。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人文:藝術審美與人生的哲思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