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第2學期-2246 社會團體工作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作業一:繳交團體設計之個人單元活動設計(個人作業) 15 本作業由8人共組的工作小組,接力設計一個團體工作方案,每人獨立負責一個方案,同時方案應與前後單元呼應連貫,此設計同時作為作業二團體帶領的依據。
作業二:團體紀錄(個人作業) 10 本作業於團體帶領結束後7天繳交上傳,團體記錄的撰寫應參閱課程講義
作業三:特殊團體批判報告分析25%(團體作業) 15 本批判作業
作業四:演講心得 10 針對本學期三場演講之其二撰寫學習心得 內容包括: 1. 該方法之特徵與應用廣度 2. 個人在體驗活動中的經驗 3. 未來運用的初步構想
作業六:團體實作總報告 10 報告分三部分 1.8次實作之微電影 2.口頭報告PPT 3.書面報告彙整,含團體計劃書,8次團體記錄,團體成效記錄。
期中考 2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71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本課程可網路登記,目前已登記人數為 2 人,選上機率為-50%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黃聖桂

教育目標

社會團體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課程訓練維期一年。本學期課程重點有三,首先,將訓練學生團體領導的相關理論與技巧;其次,訓練學生帶領團體工作操作實務;第三,介紹不同型態的團體工作方法,且針對不同團體工作文獻進行批判等。 社會團體工作,是社會工作臨床上,經常運用的工作策略,本課程擬採用學習小組的方式進行教學與課後演練,令每位修課的同學,除了理論的理解,更能透過實務的操作,形成反思的經驗學習圈,發展同學符合社工產業的實務能力。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五、授課教材
1.程小蘋等譯(2008)。團體諮商策略與技巧。台北:五南出版社。
2.莫黎黎譯(2008)。團體工作實務。台北:雙葉出版社。
3.黃聖桂(2013)。如何學習社會團體工作。自編講義。
4.洪嘉謙 (2003)社交技巧訓練對國小欺凌受害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5.李娟娟(2003)。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之關注主題與成效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
6.蘇郁君(2008)受暴婦女參與團體增能賦權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際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7.張麗玉(2002)支持團體對愛滋病患的社會心理調適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團體工作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