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1學期-3188 社會:台灣中部民間信仰文化永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常成績 50 外聘講師演講心得報告
實地體驗教學報告 30 校外實地體驗教學(一學期至少兩次,通常擇周六日出訪)
期末報告 20 台灣廟宇發展的觀察,個人書面報告,2000字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40 人選讀,尚餘名額1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郭應哲

教育目標

本計畫在東海大學通識中心日間學士班開設「台灣中部民間信仰文化永續」之客家課程,讓學生有機會通過選修本課程,認識彰化平原一帶的客家信仰與民俗文化,並透過信仰與民俗的角度瞭解在地族群融合的過程。在清領時期至光復初期被稱為粵籍的人,即為現在的客家人或客底族群;而現今存有籍貫為粵籍,但卻不會講客語的人,我們稱之為「福佬客」,而本課程將教學場域集中在存在大量福佬客的彰化平原,帶領學生認識這群隱性客家人的信仰、文化等。 上學期開設「台灣中部民間信仰文化永續」課程,透過教師講解以及系統性的課程規畫,介紹彰化平原的福佬客,讓學生瞭解彰化的閩客族群及其民間信仰文化,從課程中認識福佬客的信仰文化,並透過實地體驗教學,至鹿港龍山寺、彰化南瑤宮等地認識閩客的建築風格及民間信仰,加深對台灣多元族群信仰的體會。課程首先會以民間信仰的公共參與性作為起點,並介紹臺灣的神明信仰、廟宇的建築大木結構、地域性神祇等,在學生的基礎建立以後,再帶領學生實地認識彰化平原福佬客的信仰風俗以及陣頭文化,並介紹彰化地區福佬客最大信仰中心-彰化南瑤宮及其十媽會;在實地體驗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去踏查課堂中提及的教學內容,把課堂中學習到有關於福佬客的知識結合在實際生活上之外,也實際瞭解福佬客如何與漳泉的移民相互競合關係,以及在地的陣頭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夠獨立判斷族群關係的激越、思考民俗文化之間之種種意涵,進而瞭解自我存在的意義與族群文化真諦,尊重台灣不同民族(福佬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的生命價值與多元文化,以推動客家信仰文化的知識傳承,達到通識教育的目標。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一.專書
1.吳成偉,1999,《彰化古城巡禮》,彰化縣文化局。
2.曾慶國 1997《台灣省彰化縣三山國王廟之調查與研究》,彰化縣文化局。
3.陳柔森 2001《彰化平原的族群與文化風錄》,彰化縣文化局。
4.彰化縣文化局 2005《彰化縣客家族群分布調查》,彰化縣文化局。
5.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1997,《南瑤宮志》,彰化市公所。

二.論文期刊
1.林美容,1986,〈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研院民族所集刊第六十二期 頁 58-63。
2.林美容,1988,〈從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三》頁 98-101
3.林美容,1989,〈彰化媽祖的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八期頁 41-143。
4.林美容,1991〈台灣區域性宗教組織的社會文化基礎〉,《東方宗教討論會論文集.二》,頁360。
5.岡田謙,1938,〈台灣北部村落於祭祀圈〉,民族學研究 4(1)頁 1-22。
6.許嘉明,1973 《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集集刊第三十六期頁165-189。
7.施振明,1973〈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之探討〉中研院民族所集刊第三十六期,頁199-201。
8.郭伶芬,2002,〈清代彰化平原福客關係與社會變遷之研究—以福佬客的形成為線索〉。
9.賴錦生,1999,〈千山萬水貴客至-彰化客家的演進、撫墾、信仰與文化〉,《彰化平原的族群與文化風錄》,彰化縣文化局,頁149-150。
10. 蕭新煌、黃世明,2000,〈台灣地方社會與客家政治力:客家族群派系的類型、發展及限制〉,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歷史與社會經濟,頁143-178。

三.學位論文
1.陳雍模,2009,《清代彰化永靖地區的社會發展》,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2.陳緯華,2005,《靈力經濟與社會再生產─清代彰化平原民間信仰與地方社會的形成》,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黃芬蘭,2008,《老街與地方空間變遷之研究─以溪湖中街為例》,國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4.賴閔聰,2004,《員林的福佬客》,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台灣中部民間信仰文化永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