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第1學期-0218 台灣電影、文學與歷史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十分鐘ptt形式報告 25 期中考(無病事假證明者,不接受補考)
五題簡答題測驗 20 期中考(無病事假證明者,不接受補考)
作業一篇(2500字+-200;請在文末註明總字數,註釋表格附件字數不算在內) 30 期末考(遲交一天扣三分,五天為限,逾時不候;請務必釐清抄襲與引用的比例區別)
平時出席與課堂表現 25 不定期點名,無故缺席(遲到或早退三次,視同一次缺席)且無正當理由者扣三分。扣滿十五分為止。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34 人選讀,尚餘名額26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鄭秉泓

教育目標

「比較」是一種最基本的思考與批判,文學如是,電影亦然。從文字到影像,從本土到海外,從台灣到華語再到世界,本課程擬定以電影為主、文學為輔,打破傳統國族電影史系統性編年研究方式,透過不同時間、背景、產製脈絡的文學文本與電影文本間的對照與討論,藉以釐清電影、歷史和文化之間緊密複雜的關係,進而探討歷史本質、意涵及歷史實事、真相的建構方式。 這是一個影像掛帥的年代,電影取代了文字成為歷史的重要使者,甚至成為所謂詮釋權的主導者。影像可以是歷史的紀錄(紀錄片、新聞影片),也極可能成為意識形態的催化幫凶(例如納粹時期政治宣傳片、世界各國「主旋律」電影),有人以歷史的觀點來解析文學與電影,有人以電影與文學的角度來詮釋歷史,美學究竟如何與歷史研究連結?台灣電影史(及文學史)又與台灣政經脈絡、歷史文化發展存在著什麼樣的相依或是衝突?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台灣新電影)
陳儒修。《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1993。
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之死》。台北:唐山,1991。
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之外/後》。台北:唐山,1994。
聞天祥等。《台灣新電影二十年》。台北:金馬執委會,2002。
張世倫。《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2001。
參考書目(台灣文學與電影)
張恆豪編。《愛、理想與淚光:文學電影與土地的故事》。台北:遠景,2010。
葉蓁。《想望台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台北:書林,2011。

參考書目(台灣電影史)
葉龍彥。《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1995。
井迎瑞編。《台影五十年》。台北:電資館,1996。
李天鐸。《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亞太圖書,1997。
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揚智,1997。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1998。
參考書目(台灣電影史)
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1895-1942)》。台北:前衛,2002。
黃建業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台北:電資館,2005。
黃仁。《國片電影史話》。台北:商務,2010。

參考書目(導演專書)
黃建業。《楊德昌電影研究》。台北:遠流,1995。
黃仁。《行者影跡》。台北:時報,1999。
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編。《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台北:麥田,2000。
《侯孝賢》。台北:電資館,2000。ISBN|957-30972-2-2。
《蔡明亮》。台北:遠流,2001。ISBN|957-32-4381-4。

參考書目(導演專書)
聞天祥。《光影定格:蔡明亮的心靈場域》。台北:恆星,2002。
張靚蓓。《十年一覺電影夢》。台北:時報,2002。
Whitney Crothers Dilley。《看懂李安》。台北:時周文化,2009。
林文淇、王玉燕編。《台灣電影的聲音》。台北:書林,2010。
參考書目(電影評論)
陳國富。《片面之言》。台北:電資館,1985。
焦雄屏。《台港電影中的作者與類型》。台北:遠流,1991。
吳其諺。《低度開發的回憶》。台北:唐山,1993。
簡媜等主編。《一曲未完電影夢》。台北:克寧,1993。
陳儒修。《電影帝國:電影文化研究》。台北:萬象,1995。
王瑋。《尋求假想線的銀幕:當代台灣電影觀察》。台北:萬象,1995。



參考書目(電影評論)
吳其諺。《邊緣視角》。台北:萬象,1996。
鄭樹森編。《華語電影與文化批評》。台北:麥田,1996。
聞天祥編。《書寫台灣電影》。台北:電資館,1999。
葉月瑜編。《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台北:電影資料館,1999。
焦雄屏。《台灣電影90年代新新浪潮》。台北:麥田,2002。

參考書目(電影評論)
鄭秉泓。《台灣電影愛與死》。台北:書林,2010。
趙庭輝。《敘事電影與性別論述》。台北:華藝數位,2010。
林文淇。《我和電影一國》。台北:書林,2011。


參考書目(理論類)
簡政珍。《閱讀電影美學》。台北:書林,1993 ( 2006增訂三版)。
吳珮慈。《在電影思考的年代》。台北:書林,2007。
David Bordwell, Kristin Thompson。《電影百年發展史》。台北:麥格羅希爾,2009(初版八刷)。
David Bordwell, Kristin Thompson。《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台北:麥格羅希爾,2008(第八版)。
Christopher Vogler。《作家之路》。台北:開啟文化,2010。
Bruce F. Kawin。《解讀電影》。台北:遠流,1996。
Graeme Turner。《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遠流,1997。
Marc Ferro。《電影與歷史》。台北:麥田,1998。
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台北:時報,2010新版。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台灣電影、文學與歷史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