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第1學期-1745 電子化政府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個人實務觀察作業 30 二次實作心得的繳交與分享,內容以完成教師交待之電子化政府相關機制的使用或觀察為主。作業除須摘錄觀察內容之外,個人心得至少500個字以上。
相關主題的介紹(或期中考試) 25 以組或個人為單位選擇一週的課程主題,針對教材與補充文獻作閱讀後做成簡報檔並提出可供討論的問題,於課堂作20~30分鐘的內容報告。
學期分組報告 25 期末報告將要求學生針對特定實務問題設想一個計畫,雖然無須「全部」執行完成,但內容要合理、且可行。分組期末研習報,字數須3000個字以上,並於課程最後一堂課將規劃成果做成簡報檔與同學討論、分享與交互評論。
課堂討論參與及缺曠 20 鼓勵同學於課堂進行中提出實際生活中的體驗、觀察與感想。學期過程,將隨機進行課堂點名。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47 人選讀,尚餘名額2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羅 晉

教育目標

課程目標在於透過與電子化政府相關之實務個案的探討、政策發展現況的觀察、介紹、分析以及共同參與討論,使未來的準公共管理者或政策分析者能夠逐步累積對行政資訊管理與數位化治理相關政策與研究的基本知識與素養。課程中特別著重於以政府不同利害關係人的立場與觀點,來探討電子化政府的理論觀點與實務議題,包括:內部顧客(政務人員、事務人員)、外部顧客(民眾、企業、非營利組織人士等)、以及政策分析者(學術研究者/民間實務工作者)。 課程的進行過程,首先,引領同學藉由實際對電子化政府相關機制的經驗與觀察,產生對問題瞭解的興趣;其次,透過課堂講解說明、文章閱讀以及思考架構的養成,培養同學對問題深入與有效的思考能力;最後,透過同學的個人報告與團體報告,讓修課同學間有相互合作、交流與觀摩學習的機會。希冀藉以連結並啟發不同領域背景的同學更實際的去關懷與瞭解電子化政府的重要議題,並進而培養學生掌握問題、觀察現況以及構思可行因應途徑的基本能力。 課程規劃的前半段,主要藉由電子化政府相關概念、論點與議題的引導與討論,使同學在概念上對於電子化治理相關的議題產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課程後半段著重於實務上概念的應用、觀察態度與分析觀點的培養,主要以上述概念與議題思考的訓練為基礎,進一步針對實務的政策議題進行觀察、構思、探討,並藉由課程中的教師與同學互動討論,以達理論與實務並重的綜效。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 實務個案報導、文章與成果報告(網路下載 /影印資料)。
* 台灣電子治理研究中心(2010)《電子治理論文選粹》,附梓中。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電子化政府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