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第1學期-1848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期中考 | 30 | |
期末考 | 30 | |
書面作業 | 30 | |
出席及參與 | 1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71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王秀絨教育目標
1. 認識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系統觀及其於社會工作應用上之關聯。
2. 學習不同階段之生理、心理、社會等多元層面之特質與問題。
3. 理解心理與社會相關理論之基本概念,包括:心理動力、行為主義、認知發展、道德發展、心理社會發展、人文主義,及象徵互動論。
4. 能將上述之瞭解運用於周遭生活環境與人類行為之詮釋,並嘗試將本土事件現象進行社會工作預估。
課程概述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是社會工作系的必修課程,作為一個專業的社會工作師必須對人類行為有多元的瞭解。人在情境中是這門課的重要概念。因此一方面要探討人類在發展的不同階段的生理、心理與社會面的重要發展及關鍵性的影響因素及意義,另一方面要觸及與人類因應境有關的重要社會環境。人類在社會環境中有哪些因素是優勢,哪些因素是屬於弱勢或傷害性的元素。人類行為又如何受內在本身因素及外在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我們作為一個社會工作者要如何做一個協助案主適應及滿足需要的中介者。如何協助案主與社會環境中的調適,如何由社會環境中取得資源同時減少社會環境的傷害因素也是這門課包含的重點。藉著理論與實務的整合與介紹,充實學生有瞭解及分析個案的能力並且增進學生做處遇計畫的確實條件是本課程的目標。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3-3
上課時間:四/6,7,8[SS324]
修課班級:社工系2A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王秀絨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星期一上午10:00~12:00、星期二上午10:00~12:00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 張宏哲(審閱),林哲立、邱曉君、顏菲麗(合譯)(2007)。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J. B. Ashford, C. W. LeCroy, & K. L. Lortie 原著,第二版)。台北:雙葉。
2. Lesser, J. G. and Pope, D. S. (2007) Human Behavior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 Theory and Practice. Pearson.
3. Schriver, J. M. (1998) Human Behavior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Shifting Paradigms in Essential Knowledge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Boston.
4.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 Social Systems Perspective.Chapter 5 The Individual: Theories of psychology used by social workers. �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