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第1學期-1891 兒童與社會工作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及課堂參與討論 10 出席及參與討論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課
期中考 30
期末考 30
課外作業 30 書面報告及口頭報告各佔15%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85 人選讀,尚餘名額-1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王秀絨

教育目標

1. 了解兒童社工多元之服務對象:從嬰兒到少年、單親到雙親到多元照顧者� � 的家庭等。 2. 探討兒童社工服務演變之歷程,包括台灣本土相關法令設定之演變。 3. 學習社工介入之過程與技巧,包括重要之預估與處遇之策略,主題主要有兒保問題、身心障礙兒童,及替代性的兒童照顧體系等,。 4. 結合西方理念與台灣本土個案問題情境及相關法令資料,增進學生問題思考及理論與實務應用之能力。 5. 在實務問題探討過程中,學生將不斷衝擊自己的倫理價值,以建立適切之專業精神。

課程概述

兒童社會工作是一項既挑戰又能見到成效的工作,需要服務的兒童人口群很多樣,包括從嬰兒到少年、從單親雙親到多重照顧者的家庭;社工也會與多樣化的專業群體合作,如:警察、學校、醫院、心衛中心及其他社區組織等。保護並預防兒童遭受到顯著的傷害是很重要的。 投入兒童社工者必須相信自己能促進改變,因此必須具備相關之知識、技巧及價值觀。相關知識包括:與兒童有關的法令、與兒童有關的社會政治脈絡、預估過程、與多元族群工作之不同學科之了解、家庭支持之不同模式及兒童照顧之替代方式、與特殊身心需求之兒童一起工作。 所需之技巧包括%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O’Loughlin, M. and O’Loughlin, S. (2008). Social Work with Children & Families. Exeter, U.K.: Learning Mstters.







為了促進大家在閱讀理論之外,很重要的是能夠加以實務應用,因此乃設計此作業安排。
依據英文教科書共六大章之重點,全班同學分成六個學習小組,每一組每一週有機會在課堂中進行討論及分享,並負責研究分配到的某一章之內容後,參考該章議題特質及基本原則,另外準備台灣本土的相關資料,包括:
� 1. 兩個案例
2. 相關法規之應用
3. 其他學者或專家對此相關問題之論述;
� 4. 學長姊或個人在此議題上之相關經驗或看法
5. 小組對此議題之討論,包括小組分工協調、討論過程、內容重� � 點、特殊發現或與文章重點相互呼應或矛盾之處,及心得與結� � 論。

� 作業的完成包括:
1. 完成書面報告,約3000~5000字。
2. 課堂中進行口頭報告,時間約20分。�
口頭報告完畢之後,聽取同學及老師之意見,加以修改,兩週後繳交。

書面報告內容包括:
1. 前言(說明過程如何安排或進行,遇到的困難及處理,及尋找資料文獻之過� 程)
2. 文章議題特質及原則」
3. 案例重點概述
4. 相關法規及其應用
5. 其他學者專家之論述
6. 學長姊或個人之體驗
7. 小組之討論過程與結論。�
特別說明:
>上述內容雖是列點表示,文章主題請留意保持一貫與流暢。
>需有文獻及引文之正確引用,使用APA格式。
>口頭報告的內容及書面資料請於一週前先寄給老師,唯第一小組於� 9/28上台報告,時間較不足,可於9/26提交即可。�
>課堂中口頭報告的時間:9/28, 10/12, 10/26, 11/30, 12.14, 12/28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兒童與社會工作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