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第1學期-2842 社會:知識人與社會實踐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討論 30 (缺課三次者請自動退選本課程)
指定讀本報告 20
Issue Memos 50 (繳交篇數少於三次者,視同不及格)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5人,已有7 人選讀,尚餘名額1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黃崇憲

教育目標

授課內容:Edward Said在《知識份子論》一書中曾大聲疾呼:「今天的知識分子應該是個業餘者,認為身為社會中思想和關切的一員,有權對於甚至最具技術性、專業化行動的核心提出道德的議題,因為這個行動涉及他的國家、國家的權力、國家與其公民和其他社會互動的模式。」Said在此所指的知識分子,所繼承的其實就是法國公共知識分子的傳統。知識份子(intelligentsia)一詞原本指的是十九世紀俄國民粹運動(populist movement)中的知識份子,他們下鄉教育農民識字,解放農奴,並企圖翻轉舊俄帝國時期地主與農民之間的權力不對等與不人道關係的處境。在法國,從啟運動以來,Diderot編印百科全書,Voltaire以嘲諷辛辣的銳筆批評時政,以及Rousseau所書寫的《社會契約論》和《人類不平等關係的起源》的考察等等,都帶著很強的政治參與及社會實踐的性格。而這種公共份子的傳統,在法國也一直綿延不輟。在當代最有名的代表,就是Raymond Aron、Sartre、Simone Beauvoir、Foucault、Bourdieu等人。相較言之,在台灣,此公共知識份子的脈息較弱。特別回顧過去二十年來,知識份子參與台灣社會的情況,也就是知識份子界入社會的角色,似乎趨於隱沒、沉寂。本課程的主要目的即是立基於此一現象的反省,試圖以一歷史系譜學的方式,探討從日治迄今以來知識份子與社會實踐的互動關係。 課程目標: 相較西方而言,台灣的「公共知識份子」之脈息較弱。特別回顧過去二十年來,知識份子參與台灣社會的情況,也就是知識份子界入社會的角色,似乎趨於隱沒、沉寂。本課程的主要目的即是立基於此一現象的反省,試圖以一歷史系譜學的方式,探討從日治迄今以來知識份子與社會實踐的互動關係。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主要參考書籍/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s)

劉大任(2010)《遠方有風雷》。台北市:聯合文學。

鄭鴻生(2001)《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台北市:聯經。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本課程會另編有指定閱讀的Reader。請參見COURSE AGENDA AND WEEKLY THEMES的指定閱讀。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知識人與社會實踐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