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第1學期-2916 大學引導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作業一次5點,共10次,50點,包括期末報告. 20
共同演講一次10點,共5次,50點.到圖書館補看演講的錄影,點數不打折. 20
課程出席一次5點,共10次,50點.第一週.期中考.期末考.與五次演講不計算. 20
與leader見面10次,討論(共同演講)與協助融入大學生活,一次10點,共100點.由leader評鑑. 4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0人,已有43 人選讀,尚餘名額-4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李貽峻

教育目標

這一堂課想要做什麼? 不知道你對於「自己是大學生」有什麼感覺?姑且不論東海是你的第幾志願,或者上大學根本不是你的志願選項,你現在已經是一位「大學生」了,你已經坐在過去數年一直努力要獲得的位置上,你覺得擺在眼前的四年,會是什麼?該是什麼模樣? 這年頭,18歲的你如果現在不是大學生,或是將來沒有大學畢業,你可能會感覺有點丟臉,但現在你是大學生,沒意外的話應該也可以在幾年後順利畢業,對此,你會覺得光榮嗎?如何讓自己作一個光榮的大學生,有一個光彩的大學生活,恐怕是你的當務之急! 這一門《大學引導》,就是試圖阻止你走進這種困境(或幫助你走出這種迷惑),我們會先從認識什麼是大學開始,好像古代的洞房花蠋夜揭開頭紗的剎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到底進入了一個什麼樣的地方,這裡與你之前的任何想像都不一樣,因為你已經進入其中並且經歷它,就先把所有的想像拋諸腦後吧!讓我們一起跟大學談場戀愛! 除了大學的輪廓與理想,大學名為大學,這裡一定跟「學習」密切相關,它何以叫「大」學呢?要如何大大的學,才不會把大學讀成小學?這是大一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從如何讀書、如何問問題、如何聽課、如何跟老師同學討論、如何做報告、如何找資料,這些都是秘笈,掌握到了大學的學習之道,就等於為自己未來四年選擇了一條好路,可以通向仙境。否則,你可能永遠都在找路,或是迷路。 進了大學之後,你還會發現許多以前從來沒想過的事情,都還變成了學問。從每天要穿什麼衣服開始,到晚上決定幾點關電腦上床,都是既瑣碎又重要的課題,好多好多的習慣不再是規定,而是要去建立一套自己可以依循的模式,買什麼東西、花多少錢、大把的時間怎麼用、沒課的午後是幹麼?這些種種,不只是行為的選擇,更是深層價值觀的抉擇。嘿,大學生,你需要活出自己,但你也需要教練同行! 以上這些,都是你迎面而來的處境,但是這些居然不是最嚴重的問題,根據學校的統計,東海有一萬七千多位學生,每天在這個學校流竄時,大家心中最牽掛的煩惱,其實是「人際關係」。你嚐過什麼是人際關係中的快樂與憂傷嗎?認識別人,先從認識自己開始,然後開始建立有意義的正向人際關係,學會表達自己、聽懂別人。你會忘記課本中大部分的內容,但是你在大學中與人所發生的故事,將永遠不會消失。 在這學期的尾聲,也就是過聖誕節的季節,我們將一起展望未來,經過一個學期的基礎工程,你應該可以更好地掌握未來七個學期,能夠有意識、有意義的經營大

課程概述

以「什麼是大學?」、「大學怎麼學?」、「大學怎麼活?」、「人際關係」,以及「多元學習與認識自我」等五大主題,協助新鮮人融入大學生活。 課程教學以引導討論為主體,輔以共同演講,並藉由alpha leader的協助,提升新鮮人的反思能力,進而產生參與大學生活的實踐感。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大學之理念》,金耀基 著,2003,時報文化
出版30年的中文經典之作,了解大學,必讀此書。

《大學入門∼開創成功的大學生涯》,輔大『大學入門』課程委員會,1998,遠流
這是全台灣第一所開設「大學入門」的學校,也是第一個針對台灣大學生活,所提出的指南針,理論與實務兼具,很貼切台灣學生的處境。

《感動哈佛∼成功進名校經典自傳50篇》,陳冰、張穎 譯,2003,先覺
50篇申請哈佛大學的自傳,稱為經典未免言過其實,但對都寫過自傳的你而言,他們的自傳可以給你很多從沒想過的啟發。

《大學教了沒∼哈佛校長提出的八門課》,Derek Bok 著,張善楠 譯,2008,天下文化
又是哈佛!人家被稱為名校不是沒有原因。作者41歲就當了哈佛校長,一當20年,聽聽看他提出八個大學生應該培養的能力。

《如何閱讀一本書》,Mortimer J. Adler 著,郝明義、朱衣 譯,2009,台灣商務印書館
這本書內容正如其名,「讀一本書」很難嗎?讀完這本關於閱讀的經典之作後,你的閱讀功力與眼光江大為不同。此書不用從頭唸到尾,每個章節都有獨立性與參考價值。

《與未來有約》,Sean Covey 著,錢基蓮 譯,2007,天下文化
這是唯一的一本彩色書,圖文並茂,有些人一看就會喜歡。跟年輕人談如何現在就替未來打基礎,沒有太多高言大志,但是會讓你感動。

《在另一個世界撿到自己》,張瓊允等 著,2005,商周
這本書像是「遊記」,有一群看來像瘋子的人,他們離開台灣之後,卻在別的地方遇見了遺忘許久的自己。

《黃崑巖給青年學生的十封信》,黃崑巖 著,2006,聯經
作者是我的恩師,長得像肯德基爺爺,滿頭白髮之下,有一股迷人的智慧。這本書非常薄,但別小看它,雖然是都是中文,但要領神會頗不容易。

《科學大師的求學、戀愛與理念》,張文亮 著,2007,校園書房出版社
我們都是受科學的教育而成長,很多人長大想當科學家,不過這本書揭開了科學家的心靈世界,十幾位在物理化學課本中,朗朗上口的科學大師,他們竟有極為深邃的內在情感。

《讓生命發聲》,Parker J. Palmer 著,吳佳綺 譯,2005,商周
以下三本,談的都是認識自己內在的聲音。《讓生命發聲》是佳作中的佳作!從故事出發,幫助你一邊讀別人,一邊聽自己。

《這一生你為何而來》,Michael Ray 著,李振昌 譯,2010,天下文化
這個書名的問題,最好沒是別亂問,但既然問了,就要有個滿意的答案方休。這本書原是從企業界的教育訓練課程演變而來,但其實你會發現,不管各行各業,有一些基本的大問題都逃不掉。

《人生,要活對故事》,Jim Loehr 著,賴俊達 譯,2009,天下文化
天呀!故事就是故事,有「對」、「錯」之分嗎?讀完這本書,你不禁真的會想想,我自己的故事,活得「對」嗎?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大學引導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