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第1學期-5058 歷史社會學專題:台灣現代性形構(Ⅱ)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報告﹧討論 30
Issue memo 30
期末報告 4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4 人選讀,尚餘名額66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黃崇憲

教育目標

課程簡介 戰後台灣所謂的「經濟奇蹟」向來為世人所樂於稱道,台灣也在上世紀八○年代晉身東亞四小龍之ㄧ。然而在此光鮮亮麗的經濟成長背後,台灣社會也付出了巨大慘痛的代價,諸如生態環境的高度惡化,威權體制的長期戒嚴和近年來急速擴大的貧富差距等等。台灣經濟奇蹟的背後,其實有其陰暗面,值得我們嚴肅以對,重新省思。本課程企圖以歷史社會學的縱深視野,來考察戰後台灣「發展掛帥主義」背後所隱含的不正義社會起源。希望透過理論反思和既有經驗研究的成果,進行反身性的社會學解釋。簡言之,戰後的台灣社會發展,及其隱含的不正義生產與再生產,構成本課程的授課重點。此外,本課程延續上學期以現代性作為置疑架構,探討台灣身處在三大帝國(中國、日本、美國)邊緣所造成的獨特歷史發展。以大歷史的角度來考察位處帝國邊緣的台灣國家機器,如何折衝其間、並穿透內部社會公私領域之權力部署、及總體資源分配,系統地勾勒台灣現代性形構的主要面向與關鍵議題。 本課程進行的分析架構統攝宏觀、中距二個層次。首先,在宏觀層次的面向上,本研究目的在於建構戰後台灣現代性歷史形構的總體樣貌。此建構可視為歷史社會學的取徑,藉由歷史敘事來編織及串聯戰後台灣的現代性進程。因為現代性形構的起源、流變與曲折的轉進為一宏觀龐大、複雜交錯、重層交疊的大歷史,因而,本課程將再進一步把其分解成四個面向,即政治現代性形構、經濟現代性形構、文化現代性形構和社會現代性形構等。此現代性形構的四個主要面向所欲處理的重要議題列於表一。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台灣現代性形構(II)主要閱讀書目
奈杰˙達德,2003,《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台北:巨流。
李筱峰,2002,《快讀台灣史》。台北:玉山社。
劉進慶,1992,《台灣戰後經濟分析》,人間台灣政治經濟叢刊第二卷。台北:人間。
若林正丈,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研院社會所。
謝國雄,1997,《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台北:中研院社會所。
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台北:群學。
李丁讚編,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
王宏仁、李廣均、龔宜君主編,2008,《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
吳介民、范雲、顧爾德主編,2010,《秩序繽紛的年代:走向下一輪民主盛世》。左岸文化。
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台北:風格者初版。

其他參考書目
Dodd, Nigel. 1999. Social Theory and Modernity. London: Polity. 中譯:張君玫譯,2003,《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台北:巨流。
謝國雄主編,2008,《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台北:群學。
唐屹軒,2010,《民國舊報》。台北:博雅書屋。
徐宗懋,2010,《走過百年:20世紀台灣 從光復到民主(1900-1970)》。台北:台灣書房。
薛化元主編,1998,《臺灣歷史年表(冊1∼冊5)》。台北,業強出版社。
李筱峰,1999,《台灣史100件大事(上下冊)》。台北:玉山社。
薛化元,2010,《戰後臺灣歷史閱覽》。台北,五南。
莊永明,1989,《台灣紀事(上下冊)》。台北,時報。
林文淇,2000,〈「回歸」、「祖國」、「二二八」--《悲情城市》中的台灣歷史與國家屬性〉。收入於《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頁157-179。台北:麥田。
葉月瑜,2000,〈女人真的無法進入歷史嗎?〉。收入於《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頁181-213。台北:麥田。
楊 照,2006,〈誰的悲情誰的歌?從影像二二八的記憶政治〉。收入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205-245。
藍博洲,2006,〈從影像反思白色恐怖的記憶政治〉。收入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247-281。
陳建忠等合著,2007,《臺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
柯志明,1993,《臺灣都市小型製造業的創業、經營與生產組織:以五分埔成衣製造業為案例的分析》。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歷史社會學專題:台灣現代性形構(Ⅱ)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