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第1學期-5085 質性研究方法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報告與討論 | 30 | |
五份作業 | 7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13 人選讀,尚餘名額57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鄭怡世教育目標
一. 了解現象學方法與紮根理論方法的認識論與方法論;
二. 實際操作文本的分析來理解受訪者/文本所形構的社會世界;
三. 閱讀質性研究取向的作品來增進自己對質性研究的敏感度。
課程概述
質性研究是以不同於實證主義的視野來看待世界,與實證主義有著在本體論、認識論與方法論上的歧異,所以本課程首先將針對質性研究的知識基礎與歷史脈絡進行介紹與討論。然,質性研究有許多不同的取向,每個取向也有其在認識論立場與方法上的差異,所以,本課程將選擇二種對社會工作領域較基礎、較常使用的質化研究取向來進行較深入的分析與討論,包括其發展歷史、基本理念、資料蒐集方法、資料分析方法等。
本課程的目標是以協助同學探索並選擇適合或接近自己研究立場,或是可以解答自己研究問題的質性研究取向;對於質性研究的成果有更具體的想像;以及培養同學具備初步執行質化研究的能力為重點;所以整體課程設計是以下述三個方向為主:
1、探索:釐清自己要探索什麼?如何探索?如何增加探索的敏感度?
2、閱讀:閱讀由質性研究的經典論文,來增進同學對質化研究的敏感度。
3、書寫:藉由指定作業讓同學不斷地書寫,來培養質性研究的寫作能力。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3-0
上課時間:一/6,7,8[SS301]
修課班級:社工碩2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不開放推廣部附讀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鄭怡世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時間:每週一、二、五上午9:30-12:30
地點:SS515(請儘可能事先約時間)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指定閱讀資料:
丁興祥、王勇智、李文玫、張慈宜、曾寶瑩譯(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台北:遠流。
林育珊譯,J. Grix 原著(2008)。《TOP研究的必修課:學術基礎研究理論》(The Foundations of Research)。台北:寂天文化。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學富。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台北:心理。
王惠宜(2005)。《找到自己的翅膀:公部門社工督導的轉化歷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筱琳(2011)。《與受助者相遇的經驗:一個現象學的探究》。慈濟大學人類發展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碩士論文。
李維倫、賴憶嫺(2009)。〈現象學方法論:存在行動的投入〉,《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第25期,頁275-321。
李維倫、莫少依(2004)。〈生活世界取向的心理衡鑑:一種本土化的可能性〉,《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4期,頁85-135。
郭佩宜(2006)。〈我不是白人:一個人類學家的難題〉,載於郭佩宜、王宏仁主編,《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頁63-90。台北:巨流。
推薦閱讀論文
王美懿、林東龍、王增勇(2010)。〈「病人」、「犯人」或「個人」?:男性家暴「加害人」之再認識〉,《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4卷第2期,頁147-193。
李玉瑛(1999)。〈實現你的明星夢:台灣婚紗的消費文化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6期,頁147-186。
汪淑媛(2008)。〈讀夢團體與創傷敍事:以一位目睹家暴與失親者的夢工作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2卷第1期,頁1-50。
梁其姿(1997)。《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
許敏桃(2002)。〈文化與失落經驗:阿美族喪偶婦女的主觀感受與適應-兼論與泰雅族之差異〉,載於胡台麗、許木柱、葉光輝主編,《情感、情緒與文化:台灣社會的文化心理研究》,頁88-128。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郭婉盈(2007)。《在生活世界中實踐專業的慢性療養院社工》。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華(2008)。〈不可告人的秘密?:一個關於性工作研究中的性、性別與知識生產的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1期,頁1-39。
傅大為(2005)。〈近代婦產科的興起與產婆的故事〉,載於傅大為著,《亞細亞的身體:性別、醫療與現代台灣》,頁81-152。台北:群學。
曾凡慈(2008)。〈發現「遲緩兒童」:科學認知、權力技術與社會秩序〉,《臺灣社會學》,第15期,頁165-215。
劉欣怡(2007)。《蘭嶼達悟族老人照護關係:護理人類學民族誌》。台北:稻鄉。
蔡培元(2008)。《我僅僅是一個胖子:記述一段朝向自在的歷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怡世(2007)。〈台灣社會工作發展的歷史分析:1949-1963年「社會部所從事的工作」與「美式專業社會工作」雙元化的社會工作認識〉,《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1卷第1期,頁153-197。
藍佩嘉(2005)。〈階層化的他者:家務移工的招募、訓練與種族化〉,《台灣社會學刊》,第34期,頁1-57。
建議閱讀書籍/論文
吳芝儀、廖梅花譯,A. Strauss and J. Corbin 原著(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嘉義:濤石文化。
李振賢譯,K. B. DeMarrais 原著(2007)。《透視質性研究:18位研究者的反思》(Inside Stories: Qualitative Research Reflections)。台北:五南。
林本炫(2003)。〈紮根理論研究法評介〉,載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71-197期。嘉義:南華大學。
藍毓仁譯,J. Ritchie and J. Lewis 主編(2008)。《質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ce Students and Researchs)。台北:巨流。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質性研究方法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