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第2學期-0217 華語電影發展史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期中考 | 30 | 紙筆測驗:30%(滿分30分) |
十分鐘ppt形式報告 | 30 | 滿分30分 |
期末考 | 30 | 作業一篇(2500字+-100):30%(滿分30分) |
課堂表現 | 10 | 滿分10分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63 人選讀,尚餘名額-1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鄭秉泓教育目標
這是一個影像掛帥的年代,電影取代了文字成為歷史的重要使者,甚至成為所謂詮釋權的主導者。影像可以是歷史的紀錄(紀錄片、新聞影片),也極可能成為意識形態的催化幫凶(例如納粹時期政治宣傳片、世界各國「主旋律」電影),有人以歷史的觀點來解析電影,有人則是以電影的角度來詮釋歷史,影像美學究竟可以如何與歷史研究做出連結?
「比較」是一種最基本的思考與批判,文學如是,電影亦然。從文字到影像,從本土到海外,從台灣到華語再到世界,從政治經濟分析到文本脈絡解讀,從政策、產製到發行策略甚至影展曝光,華語電影發展史此一課程擬打破傳統國族電影史系統性編年研究方式,透過不同時間、背景、產製脈絡的「泛華語」電影,藉以釐清電影、歷史和文化的複雜關係,進而探討歷史事件的影像建構方式;同時更自我省思,什麼是真實?什麼是台灣電影?台灣電影的定位與意識形態為何?什麼是香港電影?後九七年代的華語電影如何包容或排除其他在地特色?台灣電影與華語電影之間又有何種聯繫?在全球化合製當道的年代,身處這個電影本質、創作態度不斷被質疑、顛覆的流動年代,所謂的台灣電影之於華語電影,歷史上的、文化上的、美學上的、意識形態上的種種意義與存在價值,又是什麼?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二/2,3,4[H309]
修課班級:歷史系2,3,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不開放推廣部選課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鄭秉泓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於課堂個別約定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陳儒修。《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1993。
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之死》。台北:唐山,1991。
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之外/後》。台北:唐山,1994。
陳儒修。《電影帝國:電影文化研究》。台北:萬象,1995。
葉龍彥。《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1995。
鄭樹森編。《華語電影與文化批評》。台北:麥田,1996。
井迎瑞編。《台影五十年》。台北:電資館,1996。
李天鐸。《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亞太圖書,1997。
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揚智,1997。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1998。
李泳泉。《台灣電影閱覽》。台北:玉山社,1998。
葉龍彥。《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1998。
葉月瑜編。《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台北:電影資料館,1999。
廖金鳳,《消逝的影像: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台北:遠流,2001。
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1895-1942)》。台北:前衛,2002。
黃建業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台北:電資館,2005。
湯禎兆。《香港電影血與骨》。台北:書林,2008。
鄭秉泓。《台灣電影愛與死》。台北:書林,2010。
葉蓁。《想望台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台北:書林,2011。
Marc Ferro。《電影與歷史》。台北:麥田,1998。
Graeme Turner。《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遠流,1997。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華語電影發展史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