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第2學期-0372 西哲:時間哲學(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平時成績 | 35 | 含出席率(10%),筆記報告,討論,提問,讀書會 |
期中成績 | 30 | |
期末成績 | 35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30人,已有11 人選讀,尚餘名額19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林薰香教育目標
選讀十九世紀末以來時間哲學最重要的三位哲人,柏格森(Bergson)、胡塞爾(Husserl)和海德格(Heidegger)之重要著作,藉以瞭解當代時間哲學的發展,並且,透過其時間哲學的探討以瞭解當代重要哲學課題與概念。
本課程主要探討:
什麼是時間?它從何而來?
時間與我的存在有何關聯?
是什麼在左右我對時間的感知?對時間觀的差異對人有何影響?
為什麼人一生下來就必在時間之中?我是否可能免於「時間」的束縛而自由?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2
上課時間:三/8,9[H418]
修課班級:哲學系3,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第1、2堂未到課者視同自動退選(大二選修由教師人工加選)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林薰香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H404 原則上星期三中午
請事先email約定時間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柏格森《時間與自由意志》,吳士棟譯。商務印書館 1987年。
Henri Bergson: Time and free will :an essay on the immediate data of consciousness. translation by F. L. Pogson. London :Routledge, 2002.
胡塞爾《內時間意識現象學》,商務印書館 2009年。
Edmund Husserl: Vorlesung zur Pha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 (Hrsg) Martin Heidegger. Freiburg: Halle Verlag 1928.
海德格〈時間概念〉
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譯。台北:唐山出版社 1898年。
Martin Heidegger: Der Zeitbegriff. Bonn 1930.
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Tuebingen: Niedermeyer 1993(13).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西哲:時間哲學(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