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第2學期-4182 中哲:中國早期中觀哲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平時成績 | 40 | 包含出席率(10%)、課前準備與課堂討論(30%) |
期中論文劃書 | 10 | |
期末論文 | 50 | 包含期末小型研討會論文發表(20%)、學期完整論文(3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5人,已有6 人選讀,尚餘名額9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嚴瑋泓教育目標
本課程之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探究鳩摩羅什於西元401到409年間在中國所傳譯的中觀哲學,對中國佛學的發展奠定了哪些基礎以及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透過鳩摩羅什的傳譯,中國的哲學家們首次看到大乘佛學的系統,而鳩摩羅什的學生與當時的知識份子們紛紛以註釋或論文等方式投入中觀哲學的研究行列,由此可見中觀哲學初傳中國時的發展。然而,當時的中國佛學家們是如何理解中觀哲學的?鳩摩羅什的學生們是以「中國的」、還是「印度的」視域來理解中觀哲學?在印度佛學的介入後,這些哲學家們又如何處於中國哲學的基礎下對印度佛學作出回應?這些思想家對中觀哲學是否有了不同於印度系統之創造的詮釋?針對這些課題,本課程將引導學生逐步探究。就具體目標而言,本課程將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早期中國中觀哲學的相關典籍,其中將以鳩摩羅什、慧遠、僧叡與僧肇等哲學家的作品為主,討論文本中的哲學問題,藉此養成撰寫學術論文與教學的專業能力。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一/2,3,4
修課班級:哲學碩1,2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嚴瑋泓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星期二15:00-17:00
星期四10:00-12:00
研究室[H405]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 Richard H. Robinson, Early Mādhyamika in India and China,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Madison, 1967.
2. Walter Liebenthal, Chao Lun: The Treatises of Seng-chao,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68.
3. 東晉慧遠問、鳩摩羅什答,《大乘大義章》;《大正藏》冊45。
4. 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收於《弘明集》卷5;《大正藏》冊52。
5. 慧遠,〈大智論抄序〉,收於《出三藏記集》卷10;《大正藏》冊55。
6. 僧叡,〈中論序〉、〈十二門論序〉,收於《出三藏記集》卷11;《大正藏》冊55。
6. 僧肇,《肇論》;《大正藏》冊45。
7. 僧肇,《注維摩詰經》;《大正藏》冊38。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中哲:中國早期中觀哲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