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第2學期-2785 通識:藝術與政治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與課堂表現 30
期中考 30
期末考 4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0人,已有40 人選讀,尚餘名額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顧素琿

教育目標

「希望他只搞藝術就好」──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的母親高瑛。 「藝術必須是政治的(Kunst muss politisch sein)」── 本屆柏林雙年展(2012)策展人Artur Żmijewski。 高瑛女士的話流露出一位母親對孩子涉入政治的心疼與擔憂;本身為波蘭籍錄像藝術家的策展人Żmijewski 則指出了當代藝術與政治之不可切割的本質。政治與藝術,這兩個在東方文化習以為常的「讓藝術的歸藝術、政治的歸政治」呼聲中看似乎南轅北轍的領域,其實在西方藝術歷史的發展上一直有著曖昧而難以截然切割的糾纏。藝術作品的生成與表現當中,時常可見政治意涵或明顯或內隱的寄寓其間。有時形之於階級的樣貌、有時顯現於殿堂的莊嚴;有時是對過去的緬懷,有時是對未來的想望;至於遭逢戰爭時,或剽悍勃發,或哀傷慟悼,都在藝術作品裡留下了千古的見證。 本課程目標主在分析歷史上的若干藝術作品如何嵌於政治的脈絡之中,成為有力的憑藉,有時是為當權者所用,成為正當化其政權的工具;有時是為受統治者所使,成為批判強權的利器。本課程主要將以「圖像分析」的方法探索藝術作品中的圖像訊息及政治意涵,分析解讀藝術作品中的符號與動機,展開一場「藝術與政治」的發現之旅。

課程概述

通識課程不同於專業課程,實乃著重引導學生主動關懷、探索與實踐人類的終極價值與智慧;同時通識課程所提供的知識,不是專業課程的淺薄化,而是具有厚實感的基礎知識。本校根據創校傳統、校訓與辦學理念訂定通識教育定四大基本素養:求真素養、篤信素養、力行素養與宏通素養,以具體落實本校通識教育之理想。希望本校學生能發揮自主學習精神,在通識課程老師的引導下,逐漸培養其通識教育基本素養,並期待能終身學習。各種基本素養並訂有具體的學習成效指標,以做教學與學習成效之自我檢證的具體指標,分述如下:求真素養(自然領域):1.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探索物理與生命世界的微妙,2.發揮就事論事的精神,3.能參與科學議題相關的公共事務。篤信素養(人文領域):1.學習人文精神以探索內在自我與領會人類文明的深層價值,2.發展自律精神,3.能運用理性進行道德推理。力行素養(社會領域):1.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激發學生的傾聽與溝通能力,2.承認與尊重多元差,3.實踐民主審議的精神。宏通素養(跨領域):1.追求人類的整體價值,2.融通求真、篤信、力行等素養於個人生命之中。各領域的課程對於學習成效指標可以跨選,不必拘泥。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Uwe Fleckner / Martin Warnke / Hendrik Ziegler (Hgg.): Handbuch der politischen Ikonographie, München: C.H.Beck 2011, 2 Bde(原文為德文,尚無中文譯本,授課教師將擇要翻譯與本課程相關之部分內容與同學共同討論)
Hugh Honour、John Fleming著,吳介禎等譯:《世界藝術史》。台北:木馬文化,2001。
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1936)〉,《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9,頁57-119。
Peter Burke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7。

還想和同學一起分享的:
Pierre Assouline著,徐振鋒譯:《卡提耶─布列松 世紀一瞬間》。台北:木馬文化,2012。
劉永仁(編著):《談艾未未》。台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2。
Susan Sontag著,廖思逸等譯:《土星座下》。台北:麥田,2012。
徐明瀚(編著):《誰怕艾未未:影行者的到來》。台北:八旗文化,2011。
陳界仁:〈在帝國的邊界上:我的游擊工作報告〉,《現代美術》154期(2011.2),頁60-61。
Gerhard Richter:〈全景.李希特〉,《典藏今藝術》231期(2011.12),頁112-141。
林志明:〈最個人的也就是最政治的──回顧自身的生命經驗才找到的創作路徑〉,《藝術觀點》41期(2010.1)頁150-154。
Leni Riefenstahl著,丁偉祥等譯:《蘭妮.萊芬斯坦回憶錄》。台北:左岸,2009。
Daniel Liebeskind著,吳家恆譯:《光影交舞石頭記:建築師李伯斯金回憶錄》。台北:時報,2006。
羅寶珠:〈歷史/現實.虛擬/妄像的同構與拆解:吳天章的藝術歷程〉,《現代美術》121期(2005.8),頁36-51。
陳香君:〈吳天章:笑畫批判家國的史詩〉,《典藏今藝術》124期(2003.1),頁110-114。
Carol Duncan著,王雅各譯,《文明化的儀式: 公共美術館之內》,台北:遠流,1998。
Linda Nochlin著,刁筱華譯:《寫實主義》。台北:遠流,1998。
Germain Bazin著,王俊雄,李祖智譯:《巴洛克與洛可可》。台北:遠流,1997。
Jean-Luc Chalumea著,王玉齡譯:《藝術解讀》。台北:遠流,1996。
Robert Hughes著,張心龍譯:《新世界的震憾》。台北:遠流,1996。
William Vaughan著,李美蓉譯:《浪漫主義藝術》。台北:遠流,1995。
Camilla Gray著,曾長生譯:《俄國的藝術實驗》。台北:遠流,1995。
Timothy Hilton著,駱麗慧譯:《畢卡索》。台北:遠流,1995。
Lucy R. Lippard著,張正仁譯:《普普藝術》。台北:遠流,1995。
H. W. Janson著,曾堉、王寶蓮譯:《西洋藝術史》(共四冊)。台北:幼獅文化,1984。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通識:藝術與政治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