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第2學期-2788 通識:親密關係與現代性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中考 20
期末考 20
課堂表現(作業及出缺席 30
口頭報告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35人,已有32 人選讀,尚餘名額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阮曉眉

教育目標

親密關係作為一個社會學的研究議題?什麼是現代性?私領域的「小情小愛」跟現代性又有何關係?「愛」從古至今都是親密關係或婚姻的基礎?「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種語義是在什麼樣的社會脈絡下才發揮作用?家務分擔是一種奉獻或權力的關係?未來的親密關係應該是什麼樣的圖像呢?這門課要探討以「一對」出現的伴侶關係,關注的議題並非個人的愛情故事,心理諮商更非我們的專長。我們的焦點毋寧是將親密關係視為一個社會秩序的現象,包括的議題有:「兩人」作為伴侶關係的現代基礎及結構特徵,「愛情」這個歷史語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角色互補的浪漫愛及平等概念的夥伴關係。除此之外,還牽涉家務分工及階層差異對伴侶關係的實踐與想像的影響。這門課還將包含同性戀及外籍新娘的討論。

課程概述

通識課程不同於專業課程,實乃著重引導學生主動關懷、探索與實踐人類的終極價值與智慧;同時通識課程所提供的知識,不是專業課程的淺薄化,而是具有厚實感的基礎知識。本校根據創校傳統、校訓與辦學理念訂定通識教育定四大基本素養:求真素養、篤信素養、力行素養與宏通素養,以具體落實本校通識教育之理想。希望本校學生能發揮自主學習精神,在通識課程老師的引導下,逐漸培養其通識教育基本素養,並期待能終身學習。各種基本素養並訂有具體的學習成效指標,以做教學與學習成效之自我檢證的具體指標,分述如下:求真素養(自然領域):1.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探索物理與生命世界的微妙,2.發揮就事論事的精神,3.能參與科學議題相關的公共事務。篤信素養(人文領域):1.學習人文精神以探索內在自我與領會人類文明的深層價值,2.發展自律精神,3.能運用理性進行道德推理。力行素養(社會領域):1.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激發學生的傾聽與溝通能力,2.承認與尊重多元差,3.實踐民主審議的精神。宏通素養(跨領域):1.追求人類的整體價值,2.融通求真、篤信、力行等素養於個人生命之中。各領域的課程對於學習成效指標可以跨選,不必拘泥。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Bauman, Zygmunt,2007,《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台北:商周。

Beck, Ulrich,2000,《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台北:立緒。

Giddens, Anthony,2003,《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性、愛、慾》。台北:巨流。

Jamieson, Lynn,2002,《親密關係:現代社會的私人關係》。台北:群學。

Niklas, Luhmann,2011,《愛情作為激情:論親密性的符碼化》。台北:五南。

McCall, George 1988: The Organizational Life Cycle of Relationships, p. 467-484, in: S. Duck (ed.): Handbuch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Chicester.

Oerton, Sarahi 1997: Queer Housewives? Some Problems in Theorizing the Division of Domestic Labour in Lesbian and Gay Households.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 20: 421-430.

Weeks, Jeffrey/Heaphy, Brian/Donovan, Catherin 2001: Same Sex Intimacies. Families of Choice and other Life Experiments. Routledge.

Winstead, Barbara/Derlega, Valerian/Rose, Suzanna 1997: Gender and Close Relationship. Sage.

夏曉鵑 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9。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通識:親密關係與現代性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