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第2學期-4187 《中論》研究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平時成績 | 30 | 包含出席率、課前準備與課堂討論(各10%) |
期中小論文 | 20 | 每次3頁左右的閱讀摘要或小論文,於第8週與第14週繳交(各10%) |
期末論文 | 50 | 包含期末小型研討會論文發表(20%)、學期完整論文(3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5人,已有6 人選讀,尚餘名額9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嚴瑋泓教育目標
本課程的目標在於透過地毯式地研習龍樹《中論》一書,引導同學們把握中觀哲學的核心觀點,並反思其中哲學論證與理由是否合理。除了《中論》的詩頌之外,特別引導同學深入閱讀鳩摩羅什漢譯的〈青目釋〉,此注釋書現僅存漢譯,並於中國廣為流傳,且在中國的佛學詮釋上產生相當大的影響,最顯明的例證是吉藏的《中觀論疏》,即是以〈青目釋〉為底本的完整注疏。此外,在課堂的動態歷程中,除了養成學生從文本中把握哲學問題的能力外,也透過課堂討論與論文寫作的訓練,培養學生獨立研究與教學的能力。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二/7,8,9
修課班級:哲學碩1,2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中哲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嚴瑋泓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星期二10:00-12:00
星期三08:00-10:00
研究室[H405]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 後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冊30。
2. 唐.波羅頗蜜多羅譯,《般若燈論釋》;《大正藏》冊30。
3. 宋.惟淨,《大乘中觀釋論》;《大正藏》冊30。
4. Kenneth K. Inada, Nāgārjuna: A Translation of his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with an Introductory Essay, Delhi, India :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93.
5. David J. Kalupahana,Mūlamadhyamakakārikāof Nāgārjuna: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2006.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中論》研究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