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第2學期-5052 身體社會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期末報告 | 50 | final report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4 人選讀,尚餘名額66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鄭斐文教育目標
身體社會學
授課教師:鄭斐文 博士
fcheng@go.thu.edu.tw
What I would propose in place of these conceptions of construction is a return to the notion of matter, not as a site or surface, but as a process of materialization that stabilizes over time to produce the effect of boundary, fixity and surface we call matter.
Judith Butler, ‘Bodies That Matter’.
一、課程簡介
關於身體的文化與社會理論涵蓋很廣,80年代開始,在文化研究、女性主義理論、社會學、醫療社會學、STS等研究中,都已經有許多豐富成果與討論。早期的社會學反對生物化約論與生物決定論,並指出身體是社會建構的場欲。到了80 年代,美國社會學者提出社會學忽略了身體議題以及身體的物質性,並指出身體社會學需要關注於「肉體化」議題(embodiment)。所謂的肉體化牽涉到的,是要挑戰身體與社會、自然與文化、物質與非物質的啟蒙二元對立關係。「身體」的「本質」問題也同時出現在女性主義、實在論等討論中。例如,女性主義者從Sex/gender的二分問題中探討生物學上的性化的身體(sexed body)如何被社會性的建構。傅柯的性史探討了現代個人主體的生產,與個人身體及性論述的關係。而這種對於embodiment與物質性的強調,是身體社會學的關鍵概念,與其它文化研究的觀點有所不同。
一般說來,身體社會學的學者(Shilling, Turner, Williams等人)強調具體化的概念,並且批評後結構主義者與女性主義者如Butler忽略了身體的「物質性」與具體經驗,批評後結構、後現代學者落入文本主義中,這牽涉到批判實在論與社會建構論之間的諸多認識論辯論。本課程以「身體社會學」命名,但欲解構英美學界的「身體社會學」,藉由回顧女性主義、身體社會學與文化研究、醫療社會學的「身體」研究,來重新定義「身體社會學者」一詞。第一部分將討論性別、種族與階級的身體研究,第二部份將探討身體的理論,分別簡介女性主義、文化研究、社會學者如何以不同方式進行身體研究的理論化工作,以及其認識觀點的差異。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二/6,7,8[SS304]
修課班級:社會碩博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鄭斐文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by email, everyday.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二、主要讀物:
Hall, Stuart.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Open University.
Judith Butler.1993. Bodies that Matter. Routledge.
Shilling, Chris. 1993.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Sage.
Turner, Bryan S.著,謝明珊譯(2010),《身體與社會理論》。韋伯文化。
Woodward, Kathryn. 1997.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Open University. (ID)。中文版,《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林文琪譯,韋伯文化。
Featherstone, Mike, M. Hepworth and Bryan S. Turner (eds). 1991. The Body: 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al Theory. London: Sage.
課程大綱將以參與同學的人數、需求與程度,做彈性的更動。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身體社會學 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