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第1學期-0006 文學概論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表現 | 10 | |
分組報告 | 15 | |
作業 | 15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66 人選讀,尚餘名額-16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李皇誼教育目標
本課程目標主要是讓學生思考文學的性質與功能,進一步明暸形式、內容、目的、技巧的相關性,以及風格和流派。除了對文學理論、批評與文學史的提點說明外,著重於文本的詮釋解析,在小說、散文、詩和劇本等不同文類中,撿取中外名篇擇要賞析,以期能具體感知文本的豐富與趣味。課堂並安排分組報告與討論,增進學生表達能力,作業則是檢驗學生的吸收力及創造力。
課程概述
本課程除介紹各種文學類別(詩歌、小說、散文、戲曲、電影)之風格特色外,也包含文學功能、文學批評、文學類別、文學傳播等基礎文學理論與概念,並擬藉由文學知識的引介,讓學生能掌握文學與其他學科的關聯性,如語言學、歷史學、心理學等,透過古典、現代相關文本的閱讀與理論印證,擴展學生的文學視野與知識。可作為後續文學發展史、文學批評史之基礎課程。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2-2
上課時間:三/3,4[H308]
修課班級:中文系1B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李皇誼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週三課後的中下午
H308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沈謙(2002):《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
徐志平、黃錦珠(2009):《文學概論》。臺北:洪葉文化。
朱國能(2003):《文學概論》。臺北: 里仁書局。
涂公遂(1998):《文學概論》。臺北: 五洲出版社。
朱光潛(1985):《文藝心理學》。臺北:台灣開明書局。
彭瑞金(1998):《文學評論百問》。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佛斯特(E.M.Forster)(1990):《小說面面觀》李文彬譯。臺北:志文出版社。
大衛洛吉(David Lodge)(2006):《小說的五十堂課》李維拉譯。臺北:木馬文化。
清.蒲松齡(1991):《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張友鶴輯。臺北:里仁書局。
許俊雅等編(2004):《現代小說讀本》。臺北:揚智文化。
梅家玲、郝譽翔主編(2006):《小說讀本》。臺北:二魚文化。
郝譽翔(2007):《幽冥物語》。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劉俐俐(2004):《外國經典短篇小說文本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卡夫卡(Franz Kafka)(2008):《卡夫卡經典傑作選》Darren Foster英譯,方華中譯。北縣:華文網出版社。
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2002):《波赫士全集》王永年等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布扎第(Dino Buzzati)(2001):《魔法外套》倪安宇譯。臺北:皇冠出版社。
鄭明娳(1994):《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 大安出版社。
鄭明娳(1992):《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 大安出版社。
鄭明娳(1992):《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 大安出版社。
李豐楙等編(1985):《中國現代散文選析》。臺北: 長安出版社。
臺靜農(1990):《龍坡雜文》。臺北: 洪範書店。
余秋雨(1992):《文化苦旅》。臺北: 爾雅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文學概論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