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第1學期-2178 溝通媒介與社會理論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1. 課堂參與 | 30 | 含出席、發言條與現場討論 |
2. 第一次期中報告 | 20 | 製作ppt簡報及小組書面報告2000字 |
3. 第二次期中報告 | 20 | 製作ppt簡報 |
4. 個人期末報告 | 30 | 3000字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67 人選讀,尚餘名額-7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曹敏吉教育目標
本課程從大眾媒體出發,再論及少數的溝通媒介,最後以齊美爾的貨幣(貨幣即便不是用來溝通,至少也是最被廣泛運用的交換媒介吧)與藝術之辯證,為多數與少數溝通給出開放性的說法。至於,互動式創作尚未形成重要論述,留待修課同學多多發掘實例,形塑其樣貌。
必須強調,這門課既非大眾傳播理論、亦非藝術理論,同時也不是大眾文化與精緻文化的類型學研究;而是把語言、影像與身體等視為媒介,探討它們如何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上產生作用?究竟是促進彼此的理解?還是造成認知上更大的障礙?此外,除了 媒介工具性的作用,溝通本身是否只是廣義語言的自我指涉,與人的能動性關係不大?而文學、藝術所創造出來的空間,又是否有其自身的目的?課程大綱提供多元廣泛的教材與提問,讓同學們思考這些問題;不過,修課同學不一定要通盤了解各個領域的內容,你可以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項目,深入研究,其他部分則可作為反思或批判的素材,強化你對特定媒介或作者的理解。
必須承認,這門課把諸多思想家的原典各抽出一小部分當成教材,不免有斷章取義、蜻蜓點水之嫌。然而,社會學作為一門跨領域、整合性的學科,本應以宏觀的視野處理媒介議題,但在欠缺適當教科書的情況下,也只好將諸多原典以拼湊方式處理。其實,即便是翻譯著作,直接閱讀思想家的一手文獻,應該會比二手解讀深刻得多。期待同學們用心研讀指定教材,若能從中領略一二,引發學習興趣,便已達到教學上的初步目標。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3-0
上課時間:一/6,7,8[C220]
修課班級:社會系2,3,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不開放推廣部隨班附讀。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曹敏吉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課後或另約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Marshall Mcluhan著,Frank Zingrone輯,汪益譯,《預知傳播紀事:麥克魯漢讀本》
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Pierre Bourdieu著,林志明譯,《布赫迪厄論電視》
Susan Sontag著,陳耀成譯,《旁觀他人之痛苦》
Jean Baudrillard著,劉成富、全志鋼譯,《消費社會》
Roland Barthes著,敖軍譯,《流行體系》
Manuel Castells著,〈信息論、網絡和網絡社會:理論藍圖〉。收錄Castells主編,周凱譯,《網路社會》
Slavoj zizek著,王文姿譯,《歡迎光臨真實荒漠》
Ortega y Gasset著,莫婭妮譯,《藝術的去人性化》
Maurice Blanchot著,顧嘉琛譯,《文學空間》
Antonin Artaud著,劉俐譯注,《劇場及其複象──阿鐸戲劇文集》
Alfred Schutz著,霍桂桓譯,《社會理論研究》
Maurice Merleau-Ponty著,王東亮譯,《知覺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學結論》
Niklas Luhmann著,張錦惠、王柏偉譯,《愛情作為激情:論親密性的符碼化》
Geory Simmel著,陳戎女、文聘元譯,《貨幣哲學》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溝通媒介與社會理論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