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第1學期-2238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期中考 | 20 | |
期末考 | 20 | |
隨堂考 | 10 | |
課外與老師討論及資料準備 | 1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67 人選讀,尚餘名額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王秀絨教育目標
1. 了解不同階段之生理、心理、社會等多元層面之特質與問題,本學期聚焦在兒童早期、兒童中期、青少年、成年前期、中年,及老年。
2. 結合暑假中生活觀察與體驗之紀錄,嘗試應用相關理念架構,能活用知識對現象進行反思與意義理解。
3. 結合時事新聞事件,增進對人類行為微視層面之分析與了解,並拓展多元文化與國際宏觀等巨視層面之視野。
4. 從個人、家庭、社區及社會結構制度等多元層面了解弱勢人口群之問題或現象,可以建立未來進行社會工作預估及處遇思考之知識基礎。
課程概述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是社會工作系的必修課程,作為一個專業的社會工作師必須對人類行為有多元的瞭解。人在情境中是這門課的重要概念。因此一方面要探討人類在發展的不同階段的生理、心理與社會面的重要發展及關鍵性的影響因素及意義,另一方面要觸及與人類因應境有關的重要社會環境。人類在社會環境中有哪些因素是優勢,哪些因素是屬於弱勢或傷害性的元素。人類行為又如何受內在本身因素及外在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我們作為一個社會工作者要如何做一個協助案主適應及滿足需要的中介者。如何協助案主與社會環境中的調適,如何由社會環境中取得資源同時減少社會環境的傷害因素也是這門課包含的重點。藉著理論與實務的整合與介紹,充實學生有瞭解及分析個案的能力並且增進學生做處遇計畫的確實條件是本課程的目標。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3-3
上課時間:四/2,3,4[SS213]
修課班級:社工系2A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一下二上之學年課)不開放推廣部附讀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王秀絨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星期三下午,SS530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張宏哲(審閱),林哲立、邱曉君、顏菲麗(合譯)(2007)。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J. B. Ashford, C. W. LeCroy, & K. L. Lortie 原著,第二版)。台北:雙葉。
Ashford, J.B., LeCroy, C.W.,& Lortie, K.L.(1997).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G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