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第1學期-2289 家庭動力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期中作業 | 40 | 觀察自我家庭動力為基礎分析自我家庭議題。 |
期末考 | 35 | 筆試 |
平時成績(含期末報告) | 20 | 評析當前特殊家庭社會工作之個案。 |
出席 | 5 | 出席率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72 人選讀,尚餘名額-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游淑華教育目標
1.藉由家庭動力理論的教導與示範演練,培養學生於家庭社會工作中專業能力中的精
進,以期未來於社會工作專業中發揮助人技巧與知能。
2.從家庭系統的基礎知識學習分析與評估未來處遇家庭
3.從課程授課中培養學生有階級、多元文化與性別等敏感度於未來家庭社會工作,提升
專業效能。
課程概述
藉由教授家庭動力理論與完成個人自我家庭動力分析作業,培養學生於家庭社會工作中具有評估與分析家庭動力的能力。此課程亦會探討高風險家庭及多元文化家庭等議題,以提升專業效能。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3-0
上課時間:一/10,11,12[SS323]
修課班級:社工系 2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預選限2年級;不開放推廣部附讀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游淑華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週一下午5:00-6:00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翁樹澍、王大維(譯)(1999)。I. Goldenberg & H. Goldenberg著。家族治療理論
與技術。台北:揚智。
2.李瑞玲(譯)(1991)。A. Y. Napier 著。熱鍋上的家庭。台北:張老師文化。
3.劉瓊瑛、黃漢耀、魯宓、馬英(譯)(2000)。 S. Minuchin & M. P. Nichols 著。
回家:結構派大師說家庭治療的故事。台北:張老師文化。
其他課程講義
1.魏希聖譯(2009)。家庭社會工作。台北:洪葉出版社。
2.劉瓊瑛譯(2007)。弱勢家庭的處遇。台北:心理出版社。
3.黃源協、陳伶珠、童伊迪(2008)。個案管理與照顧管理。台北:雙葉書廊。
4.王行(2009)。家族歷史與心理治療。台北:心理出版社。
5.王慧玲、連雅慧譯(民91)家族治療的理論與方法。台北。洪葉文化。
6.沉明瑩、陳登義、楊蓓(譯)(1998)。The Satir Model-Family Therapy and Beyond.
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台北:張老師文化。
7.吳就君(譯)(2006)。V. Satir著。聯合家族治療。台北:張老師文化。
8.其他隨堂講義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家庭動力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