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第1學期-2603 色彩理論與應用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常成績 90 各項指定作業的成績與上課出席狀況為評分標準(達三分之一課程無故缺席者扣考)
期末隨堂測驗 1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63 人選讀,尚餘名額-1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張惠蘭

教育目標

色彩在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中佔有重要視覺與知覺地位,其涵蓋範圍相當廣泛,另因其又為生活中之必要元素介面,在食、衣、住、行、育、樂中,包括視覺藝術、工業產品、商業設計、視覺傳達,乃至建築物與空間設計…等,均與色彩息息相關。 期望透過本課程對於色彩與材料、生活美學之關係尤涉及視覺原理、色彩理論以及色彩意象之分析與應用,除了藝術創作外也可應用於設計的創作與生活賞析。

課程概述

課程著重於初階色彩基礎理論課程,簡介視覺原理與色彩理論,進而應用於藝術及設計的賞析與創作。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S. Kobayashi(1987), A book of Color,Tokyo.New York.London: KodanshaInternational.
[2]  J.P. Lenclos(1990), Couleurs de la France, Paris: Moniteur.
[3]  Shigenobu Kobayashi(1991), Color Image Scale, Tokyo.New York.London:Kodansha International.
[4]  J. Itten(1993), Art de la Couleur,Paris : edition abregée
[5]  張惠蘭(2013) 著,八斗子 流動的島嶼色彩,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出版
[6]  張惠蘭(2011)著,《寶藏巖 流動的色彩密碼》公館水岸環境色彩計畫,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7]  賴一輝 著,色彩計畫 ,北星圖書公司
[8]  J.P. Lenclos(1995) Couleurs del'Europe, Moniteur, Paris.
[9] 歐秀明 著(1994),《應用色彩學》,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0]  賴瓊琦(1997) 《設計的色彩心理-色彩的意象與色彩文化》。台北: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1]  Alexanden Theroux著,冷步梅 譯(1997)《三原色》The Primary Color,台北:聯經出版社
[12]  山中俊夫 著,《色彩學的基礎》,黃書倩譯,2003,台北:六合出版社。
[13] 太田昭雄、河原英介(1993) ,《色彩與配色》,台北: 新形象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4]   Shigenobu Kobayashi(1998)COLORIST—A Practical Handbook for Personal and Profssional Use。 Kodansha。
[15]   大三正(1998),《色彩心理學:追尋牛頓與歌德的腳步》,台北:牧村圖書。
[16]   《色彩與人生》(1998)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編印。
[17]   J.P. Lenclos (1999), Couleurs du monde, Paris: Moniteur.
[18]   中井義雄、川崎秀昭著,林昆範、柯凱仁譯(1999),《現代色彩學》,台北:全華圖書。
[19]   山中俊夫 著,黃書倩譯 (2003),《色彩學的基礎》,台北:六合出版社。
[20]   曾啟雄(2003)《色彩的科學與文化》。台北:耶魯國際文化。
[21]  [22]   貝蒂.愛德華(Betty Edwards)著,朱民 譯(2006),時報文化出版社
[22]   小林重順(Shigenobu Kobayashi)著,南開大學色彩與公共藝術研究中心 譯(2006),《形象配色藝術》
(Art of Color Combinations),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色彩理論與應用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