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第1學期-6621 社會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研究計劃書 | 50 | |
導讀與課堂參與 | 30 | |
期中實作練習暨期末報告與評論 | 2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7人,已有13 人選讀,尚餘名額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俊明教育目標
� 本課程修課學生將透過由訪問或觀察所獲原始(一手)資料,發掘其中所含攝的概念和關係,組織成一個理論性的架構。因此,本課程除提供諸如深度訪談、焦點團體座談及參與觀察等研究策略的使用時機及進行技巧外,並特別著重資料分析能力的培養,期使修課同學能針對自己感到興趣的研究問題,建構適切的質化研究設計。
課程概述
“該問什麼樣的問題?該觀察那些面向?應該蒐集那些資料?用什麼方法蒐集資料?如何判讀資料?該如何整合?怎麼下判斷?”
研究社會科學的人,如何去了解社會現象?去耙梳其中複雜的脈絡關係?又如何做出合乎邏輯的解釋?了解社會現象,必須在某種嚴格界定的參考架構中進行。其中,除了相關的理論指引外,更需要一套合乎科學的方法來蒐集、分析資料以獲得有用的資訊。
簡單而言,社會科學研究法乃是針對問題而尋求答案的一種過程,也是一種邏輯思考的訓練。社會科學研究法不僅是一種方法,一種工具,更是吾人追尋知識的思考架構。換言之,吾人是有系統地使用這些方法來了解所謂的「事實」。社會科學研究法這門課希望能達到下列目標:
一、 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目的與重要性。
二、 探討理論與研究的關係。
三、 明瞭調查結構設計之作用。
四、 觀察方法的應用。
五、 資料分析方法之掌握。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3-0
上課時間:二/7,8,9
修課班級:公共專班1,2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三組共選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陳俊明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星期二上課前1小時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江吟梓、蘇文賢合譯,Marilyn Lichman, 2010 原著,2010,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臺北:壆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江&蘇)
黃光雄主譯、校閱,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2001,Bogdan Robert C. and Sari Knopp Biklen原著,嘉義:濤石出版社。(黃)
畢恆達,2010全見版,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台北:小畢空間出版社。
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2005,台北:心理出版社。
謝國雄主編,2008,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台北:群學出版社。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
巨流。
潘淑滿著,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司徒懿譯,Carol Grbich 2007 原著,2010,簡明質性研究法分析,台北:韋
伯出版社。
任凱、王佳煌譯,2006,John. Lofland and Lyn H. Lofland著,質性研
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台北:學富。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A. Strauss, and J. Cobin著,質性研究入門:
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濤石文化。
蕭瑞麟,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 : 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出版,紅螞蟻總經銷。
李政賢譯,Catherine Marshall & Gertchen B. Rossman著,2006,質性研究:
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市:五南圖書。
Brower, Ralph S., Abolafia Mitchel Y. and Carr, Jered B., 2000, “On Improving Qualitative Method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32(4):363-397.
Yang, Kaifeng and Miller, Gerald J., 2008,Handbook of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2nd edition,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LLC.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