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第2學期-0265 台灣文化史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成績 30 依出席與課堂參與討論加以評分
期中考試 30
期末報告 40 分組口頭報告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66 人選讀,尚餘名額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吳奇浩

教育目標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在於促使學生增加對於臺灣歷史上文化層面發展的瞭解。透過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進程,以及各個文化面相的發展情形,呈現臺灣歷史上所呈現的文化特質與價值意涵。學生可從中理解臺灣眾多不同文化的存在價值,並認知臺灣多元文化的形成過程與樣態。此外,亦可由生活環境中文化面相的發展,瞭解歷史、文化與自身生活的關聯,從而提昇對於歷史論題的學習動機。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第一單元:臺灣文化史概論—課程與材料介紹
1. 彼得・伯克著,蔡玉輝譯,《什麼是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 林・亨特(Lynn Hunt)編,江政寬譯,《新文化史》,臺北:麥田,2002。
3. 王晴佳,《臺灣史學50年:傳承、方法、趨向》,臺北:麥田,2002。
4. 李孝悌,〈序──明清文化史研究的一些新課題〉,收入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2005,頁1-35。

第二單元:從野蠻到文明—臺灣歷史材料中的原住民形象
1. 郁永河著,陸傳傑等撰文,《裨海紀遊新注》,臺北:大地地理,2001。
2. Christine Vertente、許雪姬、吳密察著,《先民的足跡——古地圖話臺灣滄桑史》,臺北:南天,1991。
3. 杜正勝編撰,《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臺北:中央研院歷史語言所,1998。
4. 石守謙主編,《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3。

第三單元:平埔族與高山族的生活文化
1. 黃應貴主編,《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聯經,1986。
2. 詹素娟,〈族群歷史研究的「常」與「變」—以平埔研究為中心〉,《新史學》,6 卷 4 期(1995/12),頁 127-163。
3. 張隆志,〈臺灣平埔族群的歷史重建與文化理解—《讀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古今論衡》,2期(1999/06),頁18-31。
4. 杜正勝編撰,《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臺北:中央研院歷史語言所,1998。
5. 王嵩山,《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2001。

第四單元:中國傳入臺灣的漢人文化
1. 洪麗完等著,〈第三章 漢人優勢社會的形成〉,收入洪麗完、張永楨、李力庸、王昭文編著,《臺灣史》,臺北:五南,2005,頁81-130。
2. 陳孔立,〈移民社會向定居社會發展的模式〉,收入陳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北京:九州,2003,頁58-91。
3. 溫振華,〈清代臺灣漢人的企業精神〉,收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冊),臺北:玉山社,1996,頁 321-355。
4.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1989。

第五單元:現代性文化的傳佈(一)—清代
1. 黃富三,〈劉銘傳與臺灣近代化〉,曹永和、黃富三編,《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眾文,1980。
2. 李國祁,《中國現代化區域研究—閩浙台地區 1800-1916》,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82。
3. 許雪姬,〈劉銘傳研究的評介—兼論自強新政的成敗〉,收入政治大學文學院主編,《中國近代文化的解夠與重建【鄭成功、劉銘傳】》,臺南:臺南市政府,2003。
4. 巫仁恕,〈導論 從城市看中國的現代性〉,收入巫仁恕、康豹、林美莉主編,《從城市看中國的現代性》,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頁i-xv。

其他資料於課堂發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台灣文化史歷史開課紀錄查詢